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空气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二和课题三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初三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学法指导目标:
在学习概念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时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3、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一节课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那么本课的重点是:
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是一节课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易混易错的知识,所以我认为本课难点是: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学情分析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三、教学方法、手段
1.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法,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与讨论。
2.说学法
我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法、合作探究法、阅读法、实验法等。
3.教学手段
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
四、教学设计
在这一部分呢,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实验导入,引出新知---科学探究,学习新知---实践操作,运用新知---联系实际,拓展新知。
(一)、实验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1、小实验:尽可能长时间的屏住呼吸,之后谈谈自己憋气的感受。
2、说说你对空气的认识。)
以一个小实验导入,让学生尽可能长时间的屏住呼吸,之后谈谈自己憋气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空气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小学自然等学科的学习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说说对空气的认识。
设计意图: 以有关空气的趣味实验导入,迅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产生对化学的亲近感。
(二)、科学探究,学习新知
在这个大环节中我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讨空气成分
课件出示:1、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呢?
2、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列举实例和叙述实验, 证明空气的存在。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空气的成分与含量,之后教师小结并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让学生以具体的例子为感知对象,形成对混合物、纯净物的认识。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从而也突出了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搜集证据的能力。
探究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认识空气成分的基础上,我将问题引向深入:
课件出示:
1、空气的成分是怎样发现的?
2、如何测定空气的中氧气的含量呢?
让学生阅读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并思考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这部分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用师生互动的方法,在教师的点拨下,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共同总结实验思路,从而攻克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件出示:
((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出示实验装置,药品。(4)注意事项。
(5)实验步骤,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6)现象描述;
(7)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重点讲解:
(2)实验原理,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路:
a.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掉而又不产生新的气体?
b.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c. 水为何会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取决于谁的体积?
(4)在强调注意事项时,我要求学生结合实验要求,小组分析确保实验成功应注意的问题,在讨论如何检查气密性时,学生出现了困难,我先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到必要时进行示范。
(7)重点讨论:同学们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各抒己见,我则适时引导补充。
课件出示:
反思:做这个实验时如果进入的水达不到1/5,是什么原因呢?红磷的量为什么要过量?
师生共同反思、讨论,总结原因。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在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觉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科学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三)实践操作,运用新知
课件出示:练习题
在本环节我利用课件出示这样的习题。在做题之后,我与学生共同进行信息反馈,对于学生出现有争论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知识的碰撞中产生结论。我根据学生思维方式、答题方式、解题方式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设计意图: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了重、难点;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情况,及对实验现象的判断和记忆。
(四)联系实际,拓展新知
课件出示:
1、思考题: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什么要求?
2、家庭小实验:自己设计一个可行的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并动手做一做。
3、课后查阅和整理关于空气中各种成分的用途及保护空气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面,进一步促使他们将知识转为能力。
【板书设计】
一幅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这节课的板书我主要以蝴蝶寓意以情,鼓励学生要像蝴蝶的蛹一样不畏漆黑,敢于展翼飞向光明。
五、教学感悟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探究、设计、动手操作实验,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学间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是学生动手实验时间不好控制,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在以后的实验课中,我会对学生进行实验的时间进行明确的要求,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