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3

  一、简析教材

  《除法估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用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估算,与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估算的编排思想相同,修订后的教材不再强调固定的除法估算方法的训练,也不再用除法估算来检验商的最高位是否正确,而是将估算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进行估算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以及个体的计算思维习惯,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总的设计思路是为了加强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伙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生活中的估算,培养他们调查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然后让小组合作讨论如何估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比较估算和计算出准确结果的不同。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 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124÷3≈ 153÷4≈

  2、 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 学习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分析与比较: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2)学生独立估算:143÷4≈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背景

  本课是湖南版20xx年编写的二年级下册的一个课题,我围绕教材目标和同学的实际情况,对课文的内容经过提炼、增减而形成的一节新课,也是对我主张课堂评价战略和有序课堂的一种实践和检验。这是一节造型表示课,板书较少。本课适合小学三年级,共为2课时,今天说的是第二课时。

  (二)教材引发的考虑

  1、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示课,应尽可能地鼓励同学想象、夸张地表示“花”的造型。

  2、拼摆、组合是本课学习的一个知识点,引导同学用身边资料和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拼摆、组合,熟练地、发明性地掌握、理解“花”的构成。

  (三)教材的掌握与处置

  1、教学目标

  创设情景,课题导入和过渡要自然流畅,富有诗意,实现学科与学科的融合。根据美术新课程总目标的要求:本课通过拼摆、组合活动,熟练地、发明性地掌握和理解“花”的构成。通过合作,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同学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合作精神。

  2、评价目标:偏重于美术活动表示的评价,如同学的知识水平、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交流表示能力等。突出课堂评价战略,树立同学的自信心。

  3、教学重点:据美术课标所倡议和同学的实际情况,本课重点是采用拼摆、组合的美术活动来表示“花”的结构和层次。

  4、教学难点:“花”的创意性组合造型在小组活动中的引导。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演示法:演示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有利于新知识的教与学。

  老师用肢体语言演示和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同学感受、观察、比较等,进行自主学习。

  2、引探法:引导同学层层深入课堂的拼摆、组合活动。如先是从一人拼摆,然后才是小组合作。这是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上的尝试,变教师中心为同学中心,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培养同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分层教学法:把小组合作活动进行分解,先是从一人拼摆,然后才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又分两个层次:一是物品的拼摆,二是人与物的拼摆,巧设坡度,逐层深入,同学容易理解和掌握。

  4、实践、体验法: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注重情感价值的培养。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1、课题的导入

  从海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自然地导入课题。

  2、用词语、句子和诗歌来描述“花”,目的是调动同学对“花”的记忆和感知。

  意图:更好地创设富有诗意的.课堂,富有欣赏性、享受性的课堂,同时实现学科与学科的融合,而又不失美术课的特点,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

  3、用多媒体展示花的“画”,欣赏、评价画家心中的花,欣赏、评价同学心中的花,欣赏、评价自身心中的花。让各种美丽的“鲜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同学的眼前,进一步激起同学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意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欣赏“花”,提高同学的欣赏能力。同时也是强调课堂评价战略。借此向这一节课的重点过度。

  (二)锋回路转,导入课堂重点:

  正当同学美滋滋地欣赏“鲜花”的时候,老师话锋一转:上一次课我们也用自身手中的画笔表示自身心目中的“花”,现在我们准备用桌面上和身边所带的物品,根据我们学过的花的结构来拼摆、组合“花”的造型。

  意图:不时地激起同学的好奇心,激起同学的动手欲望,让同学跃跃欲试,进一步为下面的拼摆、组合创设氛围。

  (三)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活动一:尝试拼摆自身心中的“花”。

  (1)运用自身现有的资料:如:文具盒、笔、橡皮、教学学具、橡皮泥等来拼摆自身心目中的“花”。

  (2)拼摆结束后,组织同学有秩序地观赏、欣赏同学们拼摆的“花”。因为这是我自身带的班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训练同学有组织地观赏和欣赏同学作品,所以课堂组织很流畅,没有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便可达到效果。

  (3)师生一起评价同学们的作品。多采用鼓励性评价,让同学多发言。

  意图:①让同学在相互欣赏中发现美。

  ②让同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提高同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二:小组合作(分两个层次)

  1、用物品来合作组合造型

  (1)运用自身小组现有的资料:如:文具盒、笔、橡皮、书本、各科学具、橡皮泥、转笔刀,还可以是小组里人等来拼摆、组合你们心目中的“花”的造型。

  意图:培养同学交流、合作、协调的能力,树立团队意识、大局意识。

  (2)组织同学有秩序地观赏、欣赏同学们拼摆的“花”。评价时引导同学“也可以用人和物品一起来组合、拼摆成‘花’的造型”。

  2、用人和物品一起来组合、拼摆成‘花’的造型”。

  (1)让同学自由观赏、欣赏同学们拼摆的“花”。

  意图:让同学在课堂松弛有度,达到课堂的高潮。

  (2)师生一起评价小组合作的作品。在这一段的评价里偏重于同学作品的层次和立体感,不时强调同学的造型意识和提高同学的造型能力。

  (四)拓展与小结:

  表示“花”不只是绘画,是拼摆,是组合,也可以是音乐、舞蹈,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要像花一样的美,像百合花一样洁白、清香。

四、主要的教学理念:

  (一)激发同学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欲望

  1、用词语、句子和诗歌来描述“花”,目的是更好地创设情景,调动同学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2、用多媒体展示花的“画”,让各种美丽的“鲜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同学的眼前,进一步提高同学学习的欲望。

  (二)多元的美术课堂评价战略

  1、首先是“有激励语的上课礼”。改变保守的、呆板的“上课礼”形式,而是采取具有激励性的上课礼语言,目的是从课堂的开始就激励同学有学习美术的自信。如:“同学们好”、“老师好,我是小画家,我最棒!”“老师相信同学们,请坐下!”。当然,类似这样的形式会有很多,这样显得灵活,轻松,消除课前老师的威严感和恐惧感,让同学心理得到放松,让情感教学目标得与实现。

  2、诗意般的串词评价。以老师为主的评价集中表示在画家画和同学画的欣赏上,老师用诗意般的串词进行综合评价,增加课堂的意境,同时也为课堂赢得时间。

  3、同学为主的评价。以同学为主的评价基本上贯穿整个课堂的始末,突出表示在拼摆、组合的课堂活动当中,让同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提高同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沛发挥同学的主动性。

  (三)、主张课堂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小朋友终究还是小朋友,自制能力差。另外,我们社会的大环境文明程度还还不够发达。目前,再加上我们的家庭教育也跟不上。因此我认为:突然过分地开放课堂,同学会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只好在课堂上胡搅,造成课堂混乱,教学肤浅,浮于形式。“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比较注意课堂的秩序,注意课堂的行为习惯。在组织同学欣赏同学的作品时,都采取列队的方式进行,一是为了节约时间;二是保证课堂有序进行,让课堂活而不乱,充沛保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一定的教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