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4)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7

各位领导、同志们:

  你们好!

  我选择说的课是:岳麓版初一历史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第7课内容,题目是:《隋唐的文学艺术》。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都处于重要地位,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唐诗及代表人物,楷书、草书的代表人物,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隋唐的音乐和舞蹈等。

  通过阅读教材与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小组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使学生初步了解政治、经济与文艺关系。

  过程与方法

  感知隋唐文学艺术,学会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诗歌的黄金时代。

  难点: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的导谈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察学习法:所谓观察学习法是指学生能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观察实物,如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古人的诗歌等,从中发现它们的特点、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如此为学生的思维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实践学习法: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情景模仿的途径来学习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历史和感受历史。

  三、说学情

  我所讲的这节课面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去做,动口去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而我所讲的内容偏重文学艺术方面,理性强,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为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思维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而完成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引入课题)

  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学生回答)

  同学们回答非常好。隋唐的科技领先于世界,那么,你知道吗?隋唐的文学艺术成就,也是享誉世界的,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隋唐的文学艺术。

  2.讲授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

  一、诗歌的黄金时代

  (1)唐诗的空前繁荣。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到唐代会出现诗歌的黄金时代?”

  (2)李白: ①学生介绍李白生平。

  ②展示其作品:《蜀道难》。

  ③欣赏《望庐山瀑布》、《下江陵》。

  (3)杜甫: ①学生介绍杜甫生平。

  ②欣赏《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白居易:①学生介绍白居易生平。

  ②琵琶诗及白居易。

  学生讨论“李、杜、白的诗各有什么特色?”

  二、书法与绘画(挂图展示 师生欣赏 学生谈感受)

  (1) 书法: 楷书: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张旭、 怀素

  (2) 绘画: 阎立本 吴道子(欣赏作品)

  三、敦煌莫高窟

  (1)地理位置:(出示挂图)

  (2)欣赏塑像和壁画

  思考:“联系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保存较好原因?”

  四、音乐和舞蹈(师生共同欣赏)

  3.巩固练习(略)

  4.作业布置(略)

  5.板书设计(略)

  通过简明实用的板书,使学生对当堂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6.总结(学生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隋唐的文学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为祖国的辉煌而拼搏。

说课稿 篇8

  我说课的题目是《发现问题》,我准备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过程这四个部分来进行陈述。

第一部分:教材内容分析

  1、“发现问题”是《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发现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首要阶段,是设计的起点,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通用技术课程更是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发的。本节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建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揭示与明确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2、该节由“问题的来源”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两部分组成,在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发现”以及“问题的来源”方面作了适当的拓展。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实现;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运用、且可以形成能力迁移的课程内容。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了解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懂得发现问题也是有章可循的。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提出有关技术设计的问题,养成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尝试解决它。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和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发现问题”的过程,掌握如何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理解并能运用三种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人生观、世界观。

第三部分: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础,认识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具备了发现问题的初步知识,但判断能力较差,难以发现有设计价值的问题。

  2.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较多的是被动的接受问题,缺乏自己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遇到实际问题总是退缩和回避。

  3.从教育心理学上考虑,该年龄段学生有着“发现问题”的欲x,但对分散、零乱的问题,缺少合理性、科学性的分析,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难以提出符合实际技术设计的问题,对发现问题缺少系统性的`认识。

  鉴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理念我校的教学实际我准备从生活实例和经典案例引入,以小组讨论、分组探究为主要形式,结合各种多媒体视频、课件、网络为辅助手段来组织教学。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首先讲述小故事“价值一万美金的粉笔叉”,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福特公司老总认为德国专家仅仅在一台巨型发电机顶上划了一条线,就值一万美金?原因就在于他发现了产生故障的问题。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知道“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且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设计便无从谈起。

(二)通过分组探究来研究问题来源

  首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尝试有意或无意“发现问题”,结合自已的生活体会,说出学习、生活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让学生明确生活中的问题是多样性的。并积极思考和开放性讨论。结合新课程的理念,重点研究我们身边的实例,从课堂走入社会,贴近生活,广泛“发现问题”。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魔盒,体会“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来源。使学生知道,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引导学生将刚刚所讨论总结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并让学生做如下思考:1、哪些是技术问题?2、这些问题的来源是什么?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懂得技术问题与其它问题的区分,和善于发现生活中有技术价值的问题,并为第二节内容作铺垫。

  进一步通过学生小组协作探究,结合之前的“问题汇总”,分析思考这些问题的来源。并归纳得出发现问题的三种情况: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2、别人给出的问题;3、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并想去解决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思考理解。让学生不但会发现问题,而且可以有征对性的去研究发现问题,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探究能力。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首先安排学生阅读案例:天花疫苗的发现、钢盔的发明、北京顺义新大桥垮塌,让学生主动思考:案例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想到发现问题,又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发现了问题,同时指出日常生活中问题的多样性,需要解决问题很多,选择灵活性强,把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得引向社会引向生活。

  前面已经知道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中广泛“发现问题”,让学生了解这就是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之一:观察日常生活;

  下面老师以“教室里开空调能否同时开电扇”为问题让大家思考,并通过电脑投影仪上网演示:利用Internet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寻找问题的原因。然后通过课件实例和科教视频“探索发现”节目短片,结合片中的讲解,给大家介绍如何收集和分析信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去发现问题,懂得对资料的合理分析整理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得出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之二:收集和分析信息;

  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个演示实验:电磁感应现象,共同和学生来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并体验“发现问题”的过程。并通过各种条件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开拓思维,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懂得从各种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中去寻找和探索问题。使学生懂得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之三: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四)拓展引申和概括总结

  引导学生做进一步地讨论和思考: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还可以有哪些?比如:做梦、联想活动等。以帮助学生培养建立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质疑的科学精神,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本节课我们解决了以下问题: 1、发现问题的一般有哪些情况,特别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自己主动发现并想去解决的问题 ;2、归纳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使学生能懂得从观察生活、收集信息、研究实验中广泛的“发现问题”;3、课后思考:同学们课上发现的问题可以有哪些具体的解决方法。最后通过共同努力让学生明白:问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也存在问题,问题处处在,时时有。发现了问题,只是初步有了一个设计的方向。但能否确定为一个设计课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设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