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编排在高中教材《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中的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本节课教材中有合唱曲《阳关三叠》,古代歌曲《扬州慢》以及相关知识——中国古代歌曲。

二,教学内容

  相关知识——中国古代歌曲

  合唱曲《阳关三叠》

  古代歌曲《扬州慢》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初步的了解中国古代歌曲。

  3、通过聆听作品《阳关三叠》和《扬州慢》,让学生们感受和体会中国古代歌曲。了解其风格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配合教学。

  2、初步的了解中国古代歌曲。

  3、聆听和感受中国古代歌曲,了解其风格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所以想让学生学的轻松,记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教法学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在这节课上,我主要是通过:谈话导入法,自主参与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提问法,拓展探究法等教学手段来完成我的教学。

六,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1840年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前的音乐,通称中国古代音乐。包括原始社会的音乐、奴隶社会的音乐和封建社会的音乐。分6段叙述,即:远古的音乐(即原始社会的音乐);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音乐(即奴隶社会的音乐);战国、秦、汉的音乐(以下皆为封建社会的音乐);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音乐;宋、元的音乐;明、清的音乐。这么算来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云南元谋等地发现的古猿人化石可知,大约从100万年以前起,远古的人类就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当最早的人类开始制造原始的工具和集体进行劳动的时候,原始的音乐便在他们的劳动节奏和劳动呼声中萌发了幼芽。我国的歌曲艺术,也随着在原始社会产生并发展。好了,下面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吧。

  老师:在学习之前,首先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语文知识,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是选自哪,是谁写的这首诗。试着背诵一下这首诗。

  同学们思考,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这句话选自。《送元二使安西》是唐朝的王维写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罗马宁亚音乐家,作曲家,小提琴家,钢琴家,指挥家埃内斯库说过: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确切的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两部作品,让我们一起从作品中体会一下埃内斯库这句话的含义吧。

  2、欣赏作品,回答问题。

  ⑴播放《阳关三叠》。

  提问(同学们欣赏完以后,分组讨论,根据书上的介绍自己组织一下,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部作品。)

  学生们分组讨论,讨论完毕,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补充:《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目前所见的是一首古琴歌曲。《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它含蓄地反映了人民在不合理制度的压迫下的哀怨情绪,全曲分为三个大段,充分的表达出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诱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⑵播放《扬州慢》

  提问(同学们欣赏完以后,分组讨论,根据书上的介绍自己组织一下,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部作品。)

  学生们分组讨论,讨论完毕,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补充:扬州慢,词牌名,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姜夔,南宋词人,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有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著作。《扬州慢》描写的是作者经过扬州,眼见此地的一派凄凉景象,引起作者心中的伤感,所以创作了此曲,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同学们休息一会,欣赏下乐曲。

  (整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鉴赏能力,歌唱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丰富学生的知识。)

七,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听这几首作品,思考“拓展与研究”的题目。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巩固知识,加深印象,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八,布置作业

  预习新课

  搜集资料

九,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这一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做铺垫,让他们学的更加轻松愉快!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中的《我们学会了合作》。

  根据《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为本课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1、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学会与人合作。

  2、 学会与人交流、合作,懂得一些合作的技巧。

  3、 感受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人合作。

  我将以上三点设置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基于以下的三个原因:

  首先,《我们学会了合作》这一课中一共分五个板块:同学们身边的生活情境、生动的寓言故事、评论故事、三个和尚的小剧场设置以及小活动拼图游戏。这五个板块都紧紧围绕着“合作”这一主题。主要是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通过生动的形式体会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懂得在生活、学习中要与人合作,并掌握一些合作的技巧。体会合作的乐趣之余激发学生与人合作的意愿。

  其次,在《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对中年级的教学有如下的要求:“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集体” 、“ 懂得在集体中要相互合作,团结友爱,为集体争光”。

  本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三年半的学习,已经懂得了“班级、学校、少先队组织都是集体,集体力量大。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在集体中要想着别人。”他们对“集体”这一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如何与人交流合作,掌握与人合作的技巧,发现与人合作的乐趣,则是他们需要继续学习和探索的更深一层的内容。

  我本着大纲中“努力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的要求,制定了如下落实教学重点的教学活动:

  1、谈话导入:光荣属于谁。

  (1)让学生通过回忆,说说自己体验过得与同学合作的经历。

  (2)讨论获奖的光荣应该属于谁?没有合作行吗?使学生从中领悟合作的内涵,知道学习、生活中,经常要与人合作。

  (这样的导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用学生自己的眼睛来发现“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小故事,大道理。

  (1)课件演示课文中的寓言故事:“拉不动的车子”。

  (2)四人小组里相互说一说这样的合作能成功吗?

  (3)选派小组代表发言。

  (有趣的图片与故事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直观生动地启发学生,不是所有的合作都能成功,合作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

  3、小小评论员。

  (1)课件播放图片,让学生观赏故事:三场足球赛的启示。

  (2)组织学生模拟足球评论员自由地发表看法。

  (3)评选出最佳足球评论员。

  (情景创设让孩子们进入角色,以评论员的身份参与其中,分析红队胜败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合作”。 从中领悟到怎样才是成功的合作。)

  4、 快乐小舞台。

  a) 以同桌为单位,排练双簧:三个和尚。

  b)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演员参赛。

  c) 评选最佳合作者、最佳表演奖、最佳配音奖等。

  (快乐小舞台为学生尝试合作创设了空间,使学生们在表演中将合作的意义、技巧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同时也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

  5、 快乐拼图。

  (1)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2)播放音乐,学生们在音乐中开始拼图游戏,看哪个组拼得

  又快又好。

  (3)评出优胜奖,并请获奖者汇报取胜之道。

  (这一环节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拼图游戏融入了活动,这不只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落实。)

  以上是我对《我们学会了合作》这一课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