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与电压和电压的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探究学习,同时也适合让学生阅读自学。
2、说教材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一年多来的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是大胆设计了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高法、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关系,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
本届初二学生一年半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会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课通过阅读三道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模仿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真正掌握控制变量实验这种科学方法。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阻值不变,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则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如让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小?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本节课从试电笔的使用引入新课,试电笔是家庭常备工具,同学大多有使用过,用这个例子引入,目的要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探究发现提出问题:
师: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通过它的电流呢?
2、猜想或假设
允许同桌进行讨论。请学生发言,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筛选,如: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乘等于第三个?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除等于第三个。
3、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桌上摆着的器材:定值电阻若干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头、导线若干。让学生根据以下电路图进行实验:在电路中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流I,研究电流I与电阻R和电压U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4、进行实验
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电阻R/Ω电压U/V电流I/A123456
换接另一个电阻,再次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5、分析和论证
结论: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
6、评估与交流
迁移拓展
例题分析:我们已经,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教师启发指导:
要求学生读题;
让学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五个段标组成,即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有多快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是按照"产生——传播——要有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快慢不同——传到人耳后经过怎样的途径引起人的听觉"的思路安排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体振动发声的实例,结合小学已有的知识,说明物体发声的条件。通过与水波、弹簧上的疏密波的对比,引入声波;再通过实验,说明声音传播要有介质,且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依照初中生物课上已经知道的人耳结构图,回忆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2、三维教学目标: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物质。
难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二、说教法、学法
声音与我们息息相关,学习本节内容要从生活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并通过探究、实验,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要注意将学到的知识及时服务于社会,解释生活实际中的声现象。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动画、图片及文字展示声现象奇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在小学有关声现象的学习,同时声现象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直观感觉知识丰富,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已有了基本的了解,他们对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也产生着浓厚的兴趣。初中生对未知世界往往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他们有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这些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他们在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因为在做实验和观察实验时不够仔细,教师要在实验时,注意提醒学生让他们观察什么,怎样观察。
四、说课堂
㈠引入新课
⑴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
⑵演示:敲击一下鼓,我们听到了声音。
⑶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的呢?
㈡新课教学
1、声音的产生
⑴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①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唱歌;
②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③用手搅动水;
④用锤子敲锣,再用手按住锣面;
⑤捉几只能够发出清脆叫声的昆虫,观察发声时的现象;
⑥风吹树叶哗哗响……
⑦做课本第25页图2-12所示的实验,振动的音叉弹起塑料小球,为后面的声波做好铺垫。
⑵实验结论: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新的发现,我在此设计了一个"想一想、议一议":蟋蟀、蜜蜂、蚊子、乐器(小提琴、二胡、笛子等)是怎样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声波
⑴用多媒体演示水滴滴入平静的水面,指导学生观察水的振动形成的水波。
⑵用多媒体演示弹簧一端振动时,振动在弹簧上形成疏密相间的波。
⑶演示敲击音叉时,人耳能听到音叉振动发声的现象,这时教师用多媒体模拟音叉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向四周传播的过程。
⑷由学生根据水波、弹簧波的形成及传播,总结出结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声音的传播条件
⑴声音传播需要物质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猜想和假说: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做媒介,也可能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在真空中就可以传播。
进行实验:
①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同学敲桌子另一端;
②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
③用空气、木杆、金属棒、塑料棒、书本等物体传递振动的音叉声音的效果;
④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人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
由上面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效果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效果比在气体中好。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探讨:当宇航员到达月球后,他们是怎样进行相互间的交谈的?
4、声音的传播有多快
①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声速?
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更快。
③知道在同一物质中,声速跟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
④讨论:
a、百米赛跑中,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b、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
⑤这一部分内容学生的感性认识相对较少,可在课后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做一个测定声音速度的探究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5、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⑴通过"当喇叭发声时,肥皂液膜会发声振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
⑵用多媒体介绍人耳的构造,根据人耳的构造,讨论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此时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并用多媒体图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声波→外耳道→鼓膜→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耳蜗→听觉神经。
㈢小结
根据黑板上简单的板书内容,让学生对这节课进行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有关内容,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利用精炼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认识,整个设计过程一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