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3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识字1》。下面我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看图学词识字。八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现象,构成了一幅春景图,引人进入春天的美好境界。八个词语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用语文,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爱美的情操。

 (四)教具、学具:词卡、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准备:

二、说教法、学法

  识字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还要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因此,拟定了以下教法。

  1、情境导入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

  2、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独立识字能力。

 三、教学程序

  按照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程序:

  1、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4、识记生字,正确书写。

  5、拓展延伸,交流积累。

 (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送走了冬爷爷,我们迎来了美丽的春姑娘(课件出示春意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你看,春姑娘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呀!看,一群小朋友到田野找春天来啦!

  1、结合课件画面,让学生找从什么地方发现了春天。

  (引导学生,再仔细看图的基础上,把"春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根据学生说的话,相机出示有关词语,并引导读准生字的音,认记生字的形。)

  ①教师示范说话: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②出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指导读准"苏".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万、复、苏".

  ③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出示"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等词语。"泉、百、鸣"可用熟字加一部分的办法记住字形,"柳、歌、舞"等字要认真指导,注意巩固。"柳"—"木"字旁,说说还认识哪些木字旁的字?"歌、舞"——为什么而又唱歌又跳舞?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用开火车读的方式,巩固和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改动词语或调换词语顺序,让学生认读。如: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花红柳绿莺歌燕舞

  冰天雪地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百鸟齐鸣

  (3)利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巩固生字的认读。也可以制作汉字部件,进行拼字游戏。

(三)、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结合图片,细细品读。力求达到熟练成诵。

  朗读感悟

  1.在初读本课词语时,允许学生速度稍慢,以认读汉字为主。但在认识生字后,应按正常速度朗读词语,不能太慢或太快。

  2.本课词语排列整齐,具有韵律感。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在读熟之后,可让学生看着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或者让学生一边读词语,一边想象画面。

  4."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等成语的意思,()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字面意思,结合图画,或结合想象进行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成语的意思。"万物复苏"和"百花齐放"中的"万、百"表示很多,不是确指,这一点可以结合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进行适当点拨。

(四)、识记生字,正确书写。

  本课五个要写的字中,"万、丁、百、齐"四个字是要求既认又写的字,可以在识字过程中指导学生书写。

  "万"字的笔顺是"一、横折钩、丿",横要写长一些,笔画横折钩中的"横"比较特殊,应该写得向右下方斜一点。

  "丁"字横要长一些,写在上半格的中间,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要写得挺直。

  "齐"字上边的撇和捺要舒展开,下面的两画是竖撇和竖。

  "冬"字的结构和"齐"相同,可以对比练写。"冬"字上面的折文,建议指导学生注意两点:(1)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撇;(2)书写时,上撇短小,下撇和捺要写长,舒展开。

五、拓展延伸,交流积累。

  1、(出示课件:拓展延伸,交流积累)昨天预习时,同学们都有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吗?(有)请在小组里把你收集的成语告诉你的伙伴,并说说你是从哪里收集来的。

  2、小组交流,教师巡察。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把知识都掌握了。

 七、布置作业。

  1、下课后,跟你的好朋友交换成语卡片读读。

  2、回家后,把你今天学到的成语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收集其他成语。

说课稿 篇4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我理解为:一是让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让学生感受宋庆龄的诚实守信”作为情感目标;把“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作为知识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作为能力目标;把“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确定为教学策略。

  大家都知道,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后才能知道,水果的营养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诵读,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在推敲语言中领悟意境。

  在读的方式上采取由浅入深,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层层递近的方式读。如同烧砖,多读一遍就是多加一份温,温度加到一定程度,土坯就变成了砖头,砖和土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书读到一定程度,课文语言和精神营养就会转化为学生心灵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会成为学生语感结构和精神系统中有活力的细胞了。具体做法是:

  一读:统揽全篇,弄清课文写的人物是谁,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二读:抓词理句,找出能说明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三读:进入情境,突出宋庆龄的诚实守信;

  四读:划分角色,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

  以上所说的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3. 通过朗读对话,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教学重点:

  1. 体会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 通过朗读对话,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预设 [ XXJXSJ. ]

  一、谈话揭题:

  1. 谈话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二、明确要求

  1、回忆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2、学习阅读提示

  学生自由读读阅读提示,画出阅读要求

  三、初读感知:

  1. 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学习生字“耀”、“释”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3、理清线索,弄清人物

  课文中讲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品析课题

  再读课题,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3. 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语言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4、 学生交流:(以下是学生可能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

  l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而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两个感叹号,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

  小结:那么漂亮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

  l “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是啊,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时小庆龄在想什么?

  l 当父亲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时,庆龄连说“不行!不行!”,并把手抽回来。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也可随机采访“小庆龄”当时的想法。)从哪里让你体会到了小庆龄的守信

  l 当母亲提出可以回来后再向小珍解释时,庆龄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如肯定学生的朗读:看庆龄说得斩钉截铁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个守信的孩子!)

  l 当父母赞同她留下来时,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庆龄此时在想什么?为何笑得那么甜?)

  4. 朗读全文:自由练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5. 回扣课题: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符号?指名说,最好能说说理由。(随机板书标点“!”,感受小庆龄态度的坚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升华主题。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爸爸↘ ↗ 伯伯

  宋庆龄

  妈妈↗ ↘ 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