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

时间:2021-08-31

  金秋送爽,送来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1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2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3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好看4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有关重阳节的来历之一

  相传,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要采集茱萸和登高,桓景及家人因此听从大师的话逃避了灾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却全部患瘟疫,所以每年九月九日人们都外出登高,躲避灾难。

  有关重阳节的来历之二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而九月九日是两九相重,所以就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所以就慢慢有了庆祝这个节日的习惯。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