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千字文手抄报

时间:2021-08-31

优秀的千字文手抄报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下面是优秀的千字文手抄报,欢迎参考阅读!

优秀的千字文手抄报

  千字文手抄报1

优秀的千字文手抄报

  千字文手抄报2

优秀的千字文手抄报

  千字文手抄报3

优秀的千字文手抄报

  千字文手抄报4

优秀的千字文手抄报

  千字文手抄报5

  千字文手抄报内容1:《千字文》简介

  《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549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成书时间却最早,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历史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令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望尘莫及。

  《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作了进一步的叙述,该书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编完,累得须发皆白。这件事在唐宋两代多有记载,如《刘公嘉话录》、《太平广记》等,其内容与《尚书故实》基本相同。

  《千字文》每4字一句,共250句,一千个字。其中有一字重复,即“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一些古人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但由于时代久远,很多内容已不易理解。现依据清人汪啸尹、孙谦益的说法,对《千字文》的内容作大致介绍。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称为四章。

  从第一句“天地玄黄”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

  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分;

  从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分;

  从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

  最后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的盛世景光,即“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的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即修身工夫。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千字文》的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问题。此章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京城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重在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九州禹迹,百郡秦并……旷远绵邈,岩岫杳。”

  《千字文》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汪啸尹、孙谦益的《千字文释义》认为这部分是讲“君子治家处身之道”,其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显得牵强,所以不加采用。《千字文》第三部分讲述上层社会,第四部分讲述民间生活,在层次上是清楚的,完全不必从“治家处身”的角度去理解。

  《千字文》与“三、百”相比,版本清楚,面貌原始,这使我们阅读起来更加方便。

  千字文手抄报内容2:千字文的来历

  我国南朝时有个才子叫周兴嗣,满腹经纶,一心想为富民强国出力,但几次上书,皇上都没采用。他怀才不遇,便在一块白布上写下“修补残书”四个大字,用竹竿高高挑着去拜访有学问的人。

  一天到了京城,有人看到他高挑“修补残书”的牌子,既惊讶又好奇,就真的回家找一些破书来请他修补,一眨眼工夫,他就把残书修好了,字迹和内容与原书丝毫不差。这事很快轰动了京城。有一个御史知道后不相信,他特意打扮成老百姓,拿本残书请他修补。周兴嗣当场修补好了,御史高兴地拿书送给皇帝看,皇帝不相信世上会有这么大学问的人,便命周兴嗣午后在皇宫门口伺候。皇帝见周兴嗣相貌堂堂,心里暗喜,随手从书架上找来一本被蛀虫咬破的残书叫周兴嗣修补。周兴嗣跪着看了看说:“万岁。此书已无法修补,但我可把这本书的精华摘出来,重编一本。”皇帝不相信地说:“那么,从今天起你就在翰林院好好地编吧。”

  过了数日,周兴嗣用一千字把书编好了,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千字文”。皇帝一看,文章虽短,四字一句,内容丰富,大喜!立即给周兴嗣封了官。从此,周兴嗣的名字也随同“千字文”一道传了下来。

  千字文手抄报内容3:趣解《千字文》

  《千字文》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作品,作者周兴嗣是一名古代公务员,南朝梁武帝萧衍在位时,任散骑侍郎、给事中。他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进行排列组合,写出了这样一篇音韵谐美、朗朗上口的四言长诗,更难得的是,其内容包括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祭祀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从这一千个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文化的完整轮廓。《千字文》与《三字经》一样,成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中的必读经典。

  本书作者本着“信马由缰、东扯葫芦西扯瓢”的原则,随想随写,把重点放在趣味性和知识性上,深入浅出地用现代人的视角,来解读这一千个字。

  第十句露结为霜

  语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中还有一句:“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晞,指被太阳晒干。也就是说,“露”的命运有两种:结冻成霜,或晒成水汽。

  霜露之病不用愁,领导关怀能解忧

  霜露之病,是指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形容病得很轻,很快就会痊愈。这个看着不像成语的成语出自汉武帝说给丞相公孙弘的一句话。

  公孙弘六十岁时,汉武帝招贤,公孙弘被征为博士。三年之后,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回来向武帝汇报情况,武帝很不满意,认为他无能,于是公孙弘只好辞官下岗,在家待业。

  又过了七年,汉武帝又招贤,当时山东地方政府推举七十岁的公孙弘应征。

  这次应征比较奇怪,本来,公孙弘写的治国策略并不被考官看好,在应征的百名儒士中排名靠后,但汉武帝却认为公孙弘写得很好,应该是第一名。于是亲自诏见,一看公孙弘是一个仪表堂堂的老头儿,印象不错,再次拜他为博士。(七年前不就见过了吗?现在才觉得公孙弘不错?可史书上就是这么说的。)六年后,七十六岁高龄公孙弘终于获得汉武帝的信任,当上了丞相,封平津侯。

  在官场上混久了,公孙弘成了老油条,在向皇上汇报工作时总是让别人先说,自己察言观色,再决定立场态度,所以他的发言经常是恰到好处,拍得皇上很舒服。

  后来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偏巧公孙弘病了,他觉得自己身居相位,未能辅佐君主治理好国家,现在有人造反,自己难脱责任,还不如赶紧借坡下驴,辞职不干算了。

  于是,公孙弘上书皇帝请求辞职。汉武帝给他写的信中说:“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意思是说你得了头疼脑热的小病,就像寒霜朝露一样,很快就会好的,现在多少事等着你干呢,想撂挑子不干?那显得我多没领导水平啊?没那么容易!又赐给他牛酒布帛,作为养病之用。这些东西和养病有什么关系呢?但是,由于领导的关怀,公孙弘的病很快就好了。

  想到一个外国寓言故事:说有一只鸟,由于天气太冷,冻僵在大路上,失去知觉,也不能动,就等着老鹰或猫来吃冷冻鸟肉了。这时有一头牛从旁边路过,这头牛很不文明,随地大小便,拉了一大摊牛粪,偏巧拉在鸟身上。温暖的牛粪正好给鸟解了冻,很快就苏醒了。这只鸟捡回一条命,很高兴,想赶紧从牛粪中出来飞上天空,可它刚一露头,赶巧有一只容易摔倒的狐狸路过。狐狸嫌牛粪味道不好,想绕道走开,但看见牛粪中间有个鸟的脑袋露出来,大喜过望,冲过去一把把鸟拎出来,也不管鸟身上还沾着一些牛粪,扔进嘴里吃掉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三个道理:一是往你身上泼粪的人不一定是坏人,二是把你从粪堆中救出来的人不一定是好人,三是在搞清楚外界状况之前不要轻易探出脑袋。

  虽然不太贴切,但大家还是可以对照这三点,来研究一下公孙弘的官路历程。

【优秀的千字文手抄报】相关文章:

1.千字文

2.小草千字文大草千字文资料

3.千字文的来历

4.千字文的鉴赏

5.《千字文》的故事

6.千字文故事精选

7.《千字文》的来历

8.千字文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