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资格考试题库(2)

时间:2021-08-31

  10.林装长期等好、特亲生儿子晓光,经有关单位教育后仍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当地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A.销林某的监护人资格

  B.给予林某行政处分

  C.责令林某赔礼道就

  D.要求林某赔综损失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

  11.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可能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学校拟采取应对措施。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D)

  A.聘任优秀的律师担任法制教育的兼职教师

  B.聘任当地派出所干警担任校外法律辅导员

  C.要求未成年学生的父母配合开展法制教育

  D.要求班主任承担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

  【答案】D

  【解析】备选项A中聘请律师,备选项B中聘请派出所干警,备选项C中要求家庭的配合,都是提高学生法制意识的正确做法。备选项D中,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为其父母,而非班主任,因此说法错误,符合题干要求。

  12.在一次雷雨天气中,某中学教学楼遭到雷击,多名学生不同程度地被击伤。后经调查得知,由于教学楼没有采取防雷措施,这才导致学生被雷击伤。对于这起事故的法律责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学校无法律责任

  B.学校应承担过错责任

  C.学校应承担无过错责任

  D.学校应承担补充责任

  【答案】B

  【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第九条规定: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因此备选项A、C错误。学校因未采取防雷措施导致学生受伤,是学校主观上的过错,因此承担过错责任。所谓补充责任是指当存在多个责任人时,在第一责任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其应负的民事责任时,负补充责任的人对不足部分承担的责任。题干中只有学校一个责任主体,不存在补充责任一说,所以备选项D错误,正确答案为B。

  第三模块 职业道德规范

  13.体育课上,苏老师发现张刚坐在操场边发呆。便询问情况,张刚说:“我最好的朋友走了,我很难过!”苏老师从此注意观察张刚,跟他聊天。有一天,张刚哭着告诉苏老师:“我最好的朋友就是我爸爸,他出车祸去世了!”于是,苏老师经常开导他,帮助他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对于苏老师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偏爱张刚,未能关注其他同学

  B.专心教学,不必承担其他责任

  C.西线观察,适时捕捉教育契机

  D.侵犯隐私,干扰学生私人生活

  【答案】C

  【解析】苏老师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细心观察和捕捉到张刚同学的情绪状况,并及时给予疏导,故本题答案选C。

  14.李老师多次得过全省教学比赛一等奖,35岁就评上了高级职称,在学校里还是其他年轻老师的“师傅”。但她坚持学习,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有些同事不理解,认为李老师是“劳碌命”。对于李老师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B.教师发展首先应该考虑团结协作

  C.中学教师不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

  D.中学教师应该合理安排闲暇时间

  【答案】A.

  【解析】具有高级职称的李老师不仅是学校年轻教师的“师傅”,还积极参与教学研讨不断学习,充分体现了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故本题答案选A。

  15.王明同学成绩不好,跟夏老师关系很紧张。一天,王明悄悄在黑板上写了“夏某某是个大笨蛋!”夏老师查出后暴跳如雷,多次勒令王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自己作深刻检讨。夏老师的行为(D)

  A.正确,有利于遏制其他同学的类似行为

  B.正确,应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威信

  C.不正确,不应该对此类学生如此宽容

  D.不正确,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案】D

  【解析】夏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实施容错教育,允许学生犯错误,并相信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故本题答案选D。

  16.李丽同学的爸爸跟学校校长是好朋友。班主任知道后,主动给李丽调整了座位,在课堂教学中给李丽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并让其担任班长。班主任的行为(C)

  A.有利于促进家校合作

  B.有利于履行班主任职责

  C.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成长

  D. 影响了校长的廉洁从教

  【答案】C

  【解析】该班主任的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没有公平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这样会不利于其他学生的学习成长。故本题答案选C。

  第四模块 文化素养

  17.时间计量包括时间间隔和时刻,前者指物质运动经历的时段,后者指物质运动的某一瞬间。下列选项中,时刻的表述是(D)

  A.百米赛跑世界记录在10秒内

  B.通常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

  C.从甲地步行到乙地需要2小时

  D.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

  【答案】D

  【解析】从题干可知,时刻是指物质运动的某一瞬间。选项A、B、C表示的都是物质运动经历的时段,也就是时间间隔,比如10秒、45分钟、2小时。D选项表示的是某个时刻。所以,正确答案是D。

  18.大陆漂移说是一种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科学家说,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下列人物中,正式提出该学说的是(C)

  A.培根

  B.洪堡

  C.魏格纳

  D.达尔文

  【答案】C

  解析: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1910年提出“大陆漂移说”,1912年得到证实。洪堡是著名的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创建了植物地理学,首次绘制地形剖面图。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实验哲学之父”,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所以,正确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