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散文摘抄(2)

时间:2021-08-31

  优美散文摘抄【2】

  文心素简,浓淡情谊间

  每每感叹文字的魅力,总想陪着它走过风,路过雨,走过属于他的每一个季节。它飘如一缕轻纱抚慰逝去的青春,自有一味,于飘逸之中,灵性物语,禅悟延续;文字,它似一剂良药,时常醒悟自己,更是一种修为,温暖自己,它像春风,时常带我告别飘渺,赋予坚强,感动常在……

  ——题记

  爱慕,如约而至。

  在送走了一季的浮华,我站在风口,远望着它离去的背影,轻轻地挥手,说一声再见!真的,这一路因为有它,曾经错过了花季,它却让我收获了雨季;错过了雪花,它让我遇到了季节的繁华。

  日月,是不用言语倾诉的心事,更不是一页页撕碎的空白。你只需,安静的聆听它风吹过的声音,便可知晓超越是生命无法承受的重力,有的只是一种简单生活的心态和对世间万物的宽容与感恩!彼此间,翻开了新的一天,它又好似一份载着时光的薄册,轻轻地翻阅,就会扬起满目的尘埃,伴随着纷飞的残阳,沉淀在某处角落一直驻足在我的心里。

  假如一季的回转苍老了青春,如果天空失去了雄鹰翱翔的自由,我会背起行囊,向远方流浪。情愿去打造一份文人固有的精致,让青葱时光于心头如花泛滥,虔诚地向日月许下千万个“可否”,在那浓浓的雨季,透过厚厚的云层,去看灿烂的阳光。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花之所以枯萎,在于它季节里回转;最宝贵的莫过于追求,最璀璨的莫过于绽放,于完美的彼岸演一场悲剧,是血与泪在枯萎的荆棘里蕴育一个花蕾。在经历雷雨的洗礼后,它可以使颓废的欲望变得利索,吝啬得慷慨变的斗志昂扬。倘若走过这一季还会忽略了感动的瞬间,踏过经年的底线,回首时,衡量这一季的标准应该是看其是否有意义,而不是看其生命有多长;或许唯有“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互补其短;否则,痛苦和深刻之后,这一季已不是诗人、艺术家们美丽动人的诗篇或乐章,而是庸人畸恋的笑话,融成风景,映在他们眼前。

  有人说,孤独的时候才显得美丽,你能与狼共舞,才能适应社会。行立天地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延续的长短给予定义,而是用生活的深度去衡量内涵。在我的思绪里爱上了文字,只要把思念的阀门一旦打开,这一季无论它隔了多远,没有关系。因为,知己者,若邻亦。我对于距离来说,这一季能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今天美好的希望。

  遇见,是文字在笔尖悟出的情意,打开或闭合,字符都会沿着你笔下的文字、唏嘘的轨迹踽踽行走,总能在你心情低落的时候、或者满地落红处,撩拨在心弦的边缘,融入到灵魂深处,印在心底每个角落的地方。那近乎痴狂的情愫,让你内心去解读、去感悟。也许,走入内心这份爱的情愫也会沉入心底,犹如沸腾了的心血渴望着能把握纯洁,如一个伟大男人的愤怒,甚至可以让地球颤抖;如一个漂亮女人的冷静,甚至可以左右一个伟大的男人。他们的力量都是巨大的,只要融入这一季的生命里,注定可以再造一个炫目的灵魂。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他在人们劳作中、在劳作时的喜怒哀乐之间发展、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精致、详密。然而,又随着现代社会的文明、手工业者发展而振荡。传统文化已被现代文明取代且失去了原有的光环,随之衰减。但是,还有乌镇的文化,在这里足以让我倾心,可以让思绪随小桥流水而来,飘过小巷古宅,让我的情愫还能回味那已被现代文明撕碎的文化残影。在这里,祭祖扫墓、踏青赏春,尝咸蛋、啖青梅、品樱桃,提竹筒、摘蚕豆、化咸肉、旷地上售货摊、演艺场鳞次栉比,河港中踏白船、打拳船竞技斗勇,前后月余,又让我想起童年的时光,很近,近到贴着一份无言的感动。在这里,可以尽情放松心情,不经意的驻足便记住了它的轮廓,如风一样的倩影,一脉清香,动荡了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