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微小说

时间:2021-08-31

  何大草一杯接着一杯,最后的效果,不是仰天傻笑,就是号啕痛哭。

  在我还不会喝酒的年龄,就听说过“敬酒不吃吃罚酒”这句话。我不懂,请教于长者,长者说,就是狗坐箢篼不识抬举的意思嘛。我就想,吃敬酒,就是识抬举,岂止坐箢篼,简直是八人大轿了,这个谁不乐意呢?21岁的时候,我当了记者,去某县城采访,晚饭时主人敬酒,我来者不拒,结果当场放翻,直睡到第二天红日西沉,醒来后头痛欲裂。随身带了本《水浒传》,顺手一翻,竟然就是宋江浔阳楼醉酒题反诗,把我吓了一跳。宋江何等谨慎,酒下肚子,就要信手乱写,可见“酒乱性”,此言不虚。后来一到了喝酒的场合,我看见敬酒的就躲。但躲不过的时候多,何况我也却不过别人的盛情,就喝一杯。然而,有一杯就有二杯,杯杯复杯杯,结果就是变成一摊泥。好在我醉后从不胡言乱语,不过,也够难受的。古人把醉酒雅称为“玉山倾颓”,这是没吃过敬酒的家伙胡诌出来的。我脑子比较慢,有了十几年酒龄后,才悟到躲避敬酒的最好办法,就是从一开始就别喝。有一回我去山东参加一个“团队式采访”,早晓得那儿豪杰辈出,酒风刚烈,一下飞机,就打定主意,滴酒不沾。当天晚上,酒桌上就丢翻了三五条汉子。次日清晨吃稀饭、馒头,主人恳切地问,是不是先喝点开胃的?我说,什么?他扬手往桌上啪地一顿,竟然就是一瓶白酒。我心里叫声惭愧,亏得我早给自己下了戒酒令。

  我有一个同学,躲避敬酒的方式,就是佯装已经喝醉,拍着桌子说,要喝可以,你们都叫我一声伯父吧!那时候的人,自诩还守着些气节和孝节,伯父一词,岂可轻易献给他人?所以,我这位同学,就此免了多回醉酒的狼狈。但时光流逝,当有一天两鬓花白的他又在酒桌上嚷着要别人叫他伯父时,半桌子新新人类、“70后”、“80后”,异口同声大叫:“伯父!伯父!伯父!”差一点就要主动叫“爷爷”。当他栽倒下去时,朦胧中才晓得,世道变了,新人换旧人,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怎么办?如果朋友还要交,酒还要喝,躲避敬酒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我的邻居老卢琢磨了一个法子:一上桌就吩咐侍应生把喝白酒的小盅子撤了,径直往喝啤酒的大杯里灌白酒,直到灌满,还略为鼓出一点来,然后他用恳切的表情、更加恳切的言辞,率先敬酒,说,“来,一口干!”谁敢接招?于是他叹气坐下,谈笑风生地吃菜,直到终席。

  当然,还有一种人本来就是冲着酒去的。坐在那儿,看满桌清谈,敬酒不勤,就心痒难受,自己把筷子拨到桌下,或者故意把邻桌的脚踩得大叫,他就恳切道:“不好意思,我自罚一杯。”一杯接着一杯,最后的效果,不是仰天傻笑,就是号啕痛哭。敬酒难躲,难道罚酒就好喝?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