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优美散文

时间:2021-08-31

  夜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总是好的,城市中目睹马龙车水之璀璨,乡村里耳听虫鸣犬吠之悠游;于月夜得相思,晴夜获闲赋,雨夜患隐愁。

  人言:夜与风花雪月息相关。水一样的思绪,沾衣欲湿,怎比得上一整晚的托腮沉溺,暗把魂消。又曾知否?伊的铺陈浪漫,不过一副香囊,可悦相知;蔓延孤独,却也一支红烛,则苦俩差。所谓:夜故事多美丽,夜倾情倍感怀,诚如是哉。此为一者。

  二者,天地有循环,四时有轮回。夜分春夏和秋冬。

  春时多雨,夜晚不可多得乃听雨的妙处,对失眠者而言,这理当为快事了:“小楼一夜听春雨”,雾锁楼阁,檐下飘潇。或说,“春阴噎管弦”,奈何“夜雨绵绵多成结”、“淅淅沥沥催无眠”,则免不了隔窗搔首,对视默然,相互扶持,情神共鸣——那夜雨是落了心间的。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时难免要嗔怪几声,然而自然规律耳,却又何必?

  拥夏夜,好比良辰倚佳人——恋者,一把摇椅,两片薄荷,已然好造美梦。若说佳处,即不能缺了风的,“晚风习习”、“夏蝉啾啾”、“蛙声一片”,自然通透,有此情境又何去叹羡“采菊东篱下”,孤山里“梅妻与鹤子”呢?若见得“繁星点点”“流萤闪闪”,彼时的乐趣最堪念想,一轮皓月里,掬吴氏桂花酒,问君“能饮一杯无?”一杯,又一杯,且三杯罢,沉醉、沉醉。

  冬季里,夜稍许深沉料峭,因着“凄风苦雨”,不出户的日子多了,得闲围炉夜谈,话家常,却好不过。可以觥筹,无论咬耳,素日里各自营生,交往不频,此刻拢身一块,也不避头碰谁头。案台上,温酒一杯,暖茶一盏,过往是遥祝,彼时是躬斟。谁曾想若没这苦寒,又何来这温馨久违的场景呢?我说寒夜并不遭,是实话矣。

  说道秋季,尽然诗篇累牍,自古文人爱说秋嘛!秋天原是可爱的季节,不热,不寒,与人舒服的触觉及感觉,更别说“风起稻穗千层浪”、“菊花满头,雁自北方来”的景象,多收丰厚。因此秋夜推说起来更是不坏,首先,气候入秋后,雨势渐敛,空气温存平和,天空青碧无云,因此可以“值秋高气爽,作幕天席地,而无淋漓之虞”。景象里,听得秋蝉鸣啾,落木萧萧,稻花丰年里,定不觉得伤怀。当然,要说秋季里最逢不得的就是中秋夜了——对离索者而言,花好月圆,人身他乡,此时此刻,触景生情,思绪浮动,叹无茱萸。如何不落此寂寞——惟借得这一抹银辉,吟哦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赠予他与她。吾辈如此,悉数名人,欧阳子喜听《秋声》,郁先生偏爱《故都的秋》,何女士执着于《秋海棠》,想来,秋夜也是他们所爱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