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标点符号的笑话。
有一个老先生新到一个村子去任教。那时有个规矩,先生的饮食是由学生的家长轮流负责的。老先生心想,自己初来乍到,也不知道这个村子的经济条件如何,要求太高了不好意思,要求太低了又苦了自己。思来想去,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便写了一句话让学生抄下来带给家长,并叮嘱一定要按照纸条上的意思办。学生们放学回家后将纸条交给了家长,家长们展开一看,上面写道:没有米面也行没有鸡蛋也行没有肉鱼也行。家长们此时正愁着不知如何招待这位新来的先生,看了纸条后大喜,心想这位新来的老先生可真好伺候啊,便都以粗茶淡饭招待之。老先生吃了几日,甚感其苦,但碍于面子又不好说什么。又过几日,实在熬不住了,便问他的弟子们:“你们村是不是挺穷的?”弟子们答:“没有呀,我们各家都挺富的。”“那为什么你们的日子过得那么苦,尽是吃糠咽菜呢?”老先生大惑不解。“先生,这是按你的要求办的呀。”弟子们回答。老先生闻听此言恍然大悟,大家是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了。老先生的意思是:没有米,面也行;没有鸡,蛋也行;没有肉,鱼也行。大家都将其读成了“没有米面也行,没有鸡蛋也行,没有肉鱼也行”。老先生之所以没有注上标点,正是其心计之处,没想到弄巧成拙,闹了个大笑话。
这则笑话形象地说明了标点符号的作用。
中国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给后人的阅读带来了麻烦,阅读时需要断句,也叫句读,就是在句意处停顿一下,或在旁边标个符号。今人则有用现代标点符号标注古文的训练。此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搞不好就会断章截句,曲解了作者的原意。这种情况太多了。譬如学古汉语时,一段古文,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升学考试,同学们标注得往往是五花八门,能拿满分的不多。同样,我们现在读的古文,都是由专家学者用现代标点符号标注好了的。即使这样,同一篇文章,往往有不同版本的标注。这种对原文理解上的不同和争议,使作者的原意成为了永远的迷。
标点符号绝不是可有可无、可对可错的,它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而且,现代标点符号种类较多,不仅仅是用来断句,还可以用来表情和表意,甚至还可以运用为写作技巧。上世纪曾流行一种“意识流”小说,为了表现时空错位和作品主人公的思维混乱,作者往往不使用标点符号或“乱”用标点符号,以打破语言的逻辑性。这种作品读起来很费力,且晦涩难懂,只能作为一种文学流派存留在文学史中。
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人们写的文章急就章多了,尤其是博文的兴起,较少有人还讲究文章的起承转合,也不太在意文章中段与段的层次关系和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不用说字斟句酌和标点符号了。这样,写者固然痛快了,读者却很累。现在随便从媒体上拿篇文章,找出错别字、逻辑错误、标点符号错误实在不是什么难事,这给阅读带来很大的不便。譬如,该点逗号的地方点了句号,不仅是前后句断了,对读者来说,就好象走路时走得好好的,冷不妨被石头绊了一下,给人一种摔了一跤的感觉;如果是标点符号点错了位置,那就象上面讲的那个笑话,你得猜猜作者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这时,阅读的兴致荡然无存。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既是工具,就要用对、用好、用准确,包括不起眼的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