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泗州的抒情散文(2)

时间:2021-08-31

  二、美丽的故事传说

  (一)、水母娘娘沉泗州

  据说司水之神是水母娘娘。她所拎的水桶能装着五湖四海担八江的水呢 .

  这天,水母娘娘幻化成一个老婆婆,拎着水桶来到泗州地界,她漫不经心的看着泗州的山水景物,沿着隋堤轻移金莲,欣赏着汴河水的清澈,堤坝上的柳林如烟。

  八仙之一张果老,下凡时骑毛驴经过泗州城。天热地旱,毛驴干渴。张果老向水母娘娘要水饮驴。谁知小毛驴是头神驴,一口气几乎把水喝光了。水母娘娘怕水被喝光,鱼、鳖、虾、蟹无处存身。她拿起水桶,看看里面还剩一点水底子,心理不免产生一腔无名怒火,也就忘了那桶的厉害,随手将桶里的那点水给倒掉了,顿时洪水滔天,整个泗州城以及方圆数百里土地都是一片汪洋。那些被无辜淹死的冤魂哪里肯散啊,就在泗州城上空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巨大的冤气,直达天庭。玉皇大帝得知此事,非常气愤,派天神捉拿水母娘娘。天王变成一个卖小吃的老婆子,在这卖起面条来了。这水母娘娘来到这儿,正好感到饥饿,于是向卖面条的婆婆要了碗面条聊作充饥,谁知她刚把面条送进嘴里,那面条就顺势滑了进去,立马变成铁索,一头在水母娘娘的肚里,锁住了她的心,另一头在天王的手里。正好,此处有座山,命叫龟山,天王将水母牵到龟山之上。这龟山上面有一座水井,深不可测,井水清澈。天王一想,这等小神,何须带到天上处理,就地关起来算了。于是天王就将这水母娘娘放进井里,又将那铁索拴在井栏之上,施上法术,让她永远不得出来。

  泗州被这次大水淹没后,经历数月之久,洪水才渐渐的退却,只有泗州城及其附近还是大水茫茫,形成了巨大的湖泊,再也找不到泗州老城了,这个湖就是现在的洪泽湖。此后,洪泽湖每遇大旱之年,湖水减少,仍能看到湖中的老泗州城墙在湖心隐约露出。

  上海淮剧团根据这一传说,编演了大型神话剧《水漫泗州》。这一传说还被加工、改编成京剧《泗州城》。

  但是,神话毕竟是神话,古泗州城的真正沉没原因是地理条件和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造成的。

  (二)、枯河头

  提起“枯河头”,可谓闻名遐尔,泗县东北距城20里,其原因就是它与霸王别姬有关。它的原名叫“哭活头”,经过历史的演变曾经三易其名,才又改叫今天的“枯河头”.

  相传在楚汉战争的“垓下之战”中,霸王项羽以10万兵马挡韩信30万而告失败,由此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千古悲歌!回想垓下古战场,一种“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的感觉格外强烈。在“四面楚歌”的穷途末路上,霸王的爱妃虞姬,为能使丈夫无后顾之忧轻装突围,而拔剑自刎身亡。霸王看着爱妃悲痛欲绝,他由于舍不得离开虞姬,就将虞姬的头割下来装在了马背囊里,然后把虞姬的尸体掩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虞姬墓。霸王牵着乌骓马,带着残兵一路悲伤向东走去,走到离虞姬墓8里的一个小村庄,因后有追兵才上马奔逃。这个霸王当年上马的地方,就是现在泗县城西长沟镇境内的上马铺,据说当年的那块上马石还留有霸王踩下的脚印。可惜这块石头在文革中被破坏了! 当霸王摆脱追兵来到泗县城东的一个地方歇息时,就把虞姬的头从马背囊里取出来,左看右看哭了起来,哭着哭着,只见虞姬的眼睁开了,还眨巴了一下,好像被哭活了。从此,这个地方就叫“哭活头”了。站在河边,那一幕仿佛又清晰在眼前展现,那荡气回肠的坚贞爱情!旷古烁今的奇情绝恋!遗憾的是,当年埋葬虞姬头颅的高土堆,被开挖通济渠和新濉河时被挖掉了大部!还听说后来“哭活头”和“虞姬墓”两地长出一种鲜艳的红花,就是虞姬的血浸到地下生长出来的,所以后人就把它叫做“虞美人”.

  到了隋朝末年,昏君隋炀帝要到扬州看琼花,就命大将麻叔谋带兵押着河南一百多万民夫开挖一道从汴梁直通扬州的汴河--就是隋唐大运河,四十里为一站,限期完成,哪一站民夫挖不好就要杀头。就在这时,隋炀帝要吃熊掌。可当地临时又弄不到这样的美味佳肴,怎么办?当时的酷吏麻叔谋就派人到两岸农家强行把小孩抢来杀死后用刀把手脚剁掉,烹饪好后献给隋炀帝,冒充熊掌。隋炀帝吃熊掌吃上了瘾!麻叔谋为投其所好,每到一个州县,地方官吏、财主、豪绅个个拍他马屁,都花大价钱买熊掌给他吃。一天,河挖到“哭活头”,这里没有山林,也逮不到狗熊,当然也就没有熊掌给他吃,狼性大发,就叫狗腿子陶柳二人偷老百姓的小孩来,剁掉小孩手掌烹熟了吃。老百姓知道后,都把小孩藏起来。偷不到,麻叔谋就命陶、柳二人带兵去抢,一时小孩被害死了无数,哪个爹娘失去了孩子不痛哭呢?老百姓为了记住这个仇,就把“哭活头”改为“哭孩头”了。

  汴河开好了,隋炀帝带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宫娥彩女,奸臣蠢将,坐着龙舟凤船开往扬州,船到“哭孩头”时,正是枯水季节,河底干的能跑马,就是行不了船,他怕错过了看琼花的时间,就不管老百姓死活,强征黍子、稷子,用香油掺了铺在河床上,再用八百名童男童女,擦上粉,抹上胭脂,穿上花兜肚,拉着彩绸做的纤绳,使龙舟凤船从上面滑过去。这里的老百姓又把“哭孩头”改叫“枯河头”,好让子孙万代永远记住隋炀帝的荒淫暴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