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印象散文(2)

时间:2021-08-31

  当冰雪消融的时刻,湿地里的自然湖泊、沼泽、挠力河、七星河,一望无际的草原、芦苇荡就会出现无数只白鹳的身影,是季节的更替,从遥远的南方迁徙到天堂般的故里,在这里生儿育女,湿地里生长着多种淡水鱼和草虾,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天敌,在这里享受近半年的美好时光,当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出现五花山的时刻,便携妻带子飞往温暖、舒适的南方,千百年来一直沿用这样的生存方式生生不息。

  我遥望河对岸那两只白鹳,思绪还沉浸在遥远北疆的遐想里;据说,白鹳是一种很有灵一性一鸟儿他落脚的地方一定是富饶、幸福、祥和之地。

  那日清晨,我和玉玲去三亚海湾的一个早市游玩,在繁忙的渔港里看到一些头戴斗笠的中年妇女正在出一售刚刚从渔船上卸下来的鲜鱼。玉玲告诉我,她们都十分勤劳、善良、勇于吃苦耐劳的渔家妇女。斗笠下面那一张张被岁月蚕食的面孔,仿佛是当年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英勇、顽强、敢于反抗土豪劣绅的“红色一娘一子军”和参加红军“妇女一团一”(红军“妇女一团一”中的海南籍女战士达一百多人,在转战祁连山时遭遇蒋匪的袭击,虽经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一团一覆灭,生还的所剩无几,)的女战士。是的,在过去艰苦的战争岁月里,是她们为劳苦大众翻身求解放,为中国广大妇女树立起不可磨灭的丰碑。

  同样也是在这块海湾的西段,当傍晚的余晖渐渐隐没在远处的山峦之时,周边一些捕鱼的渔民开着两辆农用拖拉机,载着捕鱼的小木船、渔网和前来帮助捕鱼、下网、收网的年轻人,在他们中间有一半以上是年轻的妇女。他们先将拖拉机上的小木船沿着放好的两根圆木搭建的滑道缓缓地滑一到海边的沙滩上,再继续推向依次排列好的横向圆木上,在众人的协力推动下,小木船载着渔网慢慢地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