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工漂泊,工作再轻松,心情也总有疲倦的时候。这时如果有时间,一个人坐下来稍事休息,思绪便往往会穿越时空,飞回遥远的故里。那种感觉仿佛只是一个灵魂浮游在第四维的空间,可以到达你熟悉的任一角落,而又都不可触及。此刻在脑海中闪现的,或者是家乡远远近近的风景,或者是过去在家中生活的一些片段。它往往比电一影镜头更立体、却不易具体;更感人、却杂乱无章;更真切、却又有做梦般的虚幻感。而同时,一种酸酸的、甜甜的、柔柔的、慌慌的情愫会悄悄地从心灵深处弥散开来,不受控制地攫住你整个身心,让你好半天都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可是如果你试着去回忆自己想家时的感觉,你就知道其实再精彩的文字描写都未免太肤浅。
常年在外打工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在外面呆久了总想回家,但回家过一段时日之后又想出来,而且会反反复复,往往自己都搞不懂。特别是到了岁末年终,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合家一团一圆的气氛,当你看到别人匆匆忙忙往家里赶的时候,即使你早已找出千百条不能回家过年的理由说服过自己,这时也会陡然产生一股回去的冲动,而且是那么强烈,折磨得你寝食难安;或者你早已计划好了行程,当归期日渐临近时,你会一天比一天变得急不可耐,恨不得立马拔腿就走。急火火赶回家里,所见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亲切,以前关系一般的人见面也觉亲一热异常。十天半月过去,心情回复平静了,你便又会想起外面精彩的世界,再出外闯荡的豪情又会油然而生了。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根线为家所系,剪不断,理还乱。
家是什么?是避风的港湾?是倦鸟的巢穴?是,可又比这些比喻广义得多。生活在异乡的人们,不管物资上是多么的富足,甚至对家乡的印象早已模糊,而在他油尽灯枯时,还是强烈渴望着能“叶落归根”;远赴沙场视死如归的勇士,离家时能做到抛妻弃子义无反顾,却希望自己死后能“马革裹一尸一还”……家,是人们精神的寄托,是心灵最后的归宿啊!再刚强的人,当他想家的时候,他的心也是柔软的,虽然他做事是那么干脆果断;再凶恶的歹徒,当他想家的时候,他的心也是善良的,而如果他想的是其它事情,则可能会使他更疯狂。想家,是真情的流露、是人性的回归。
有的人的家乡很美丽,有的则很荒凉;有的人对家的感情很深,有的则较浅;有的人的感情世界很丰富,有的则较单纯;……“家”的概念,在每个人的心里会有所不同,但那份始终都割舍不下的牵挂,则是每一个游子共通的情感。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诗文里,关于家乡、亲人的题材之所以占了很大比例,就是因为这类文字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也最易流传开来。不过以前的人在外想家,觉得家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是因为当时的交通、通讯都十分落后,别说回家了,就连互通音讯也是困难重重,因而难免情绪低落、凄凉悲怆。我们则是幸运的,不管你身在何方,甚至是远隔重洋,家里的情况也能随时了解得一清二楚,因而减少了许多牵挂;就是回家,也是马上就可能办到的事情。所以我们想家,不过是对漂泊的心灵的一份安慰、是给疲惫的身心找一个坚实的依靠罢了。想家的感觉,就像嚼一枚怪味豆,虽是五味俱全,感觉最深的,还是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