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人生的感悟散文

时间:2021-08-31

音乐与人生的感悟散文

  音乐人生篇一:音乐与人生 感悟篇

  音乐感悟 文学可以陶治人的情操,而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真正的音乐是心灵的胺摩器,是灵魂的洗涤剂。假如生活中没有能够滋润我们生活的音乐,生活会将是何等的单调,孤寂、枯燥、苍白无力!

  音乐不仅是用耳朵来倾听,也可以用心来感受,用文字来记录。音乐是心情的记忆,心情是音乐的写真;用心灵诠释音乐,用音乐感动心灵;聆听音乐心情,聆听心的声音......

  听马克西姆的《克罗地亚狂想曲》时,我当时脑袋里第一个想的词是狂热,真的是很疯很狂,很激动人心。它激昂、狂放,又不失稳重与坚毅,感觉如同战场上吹响的战鼓。这是火一般热情的人在那弹奏生命的乐章。《故宫指神思》,它厚重、敦实的打击乐直抵人心。荡气回肠如一部大型的史诗,辉煌、瑰丽、肃穆。古老文明的画面在眼前,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一一去了解。

  一首好的歌曲,是要用心去感觉,它也许就能触动你身体里那根埋藏最深的神经,音乐也有灵魂,音乐也有生命。生活中因为有音乐才生动,生活中因为有爱才多彩。用心去聆听音乐,用心感受音乐的内涵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每首歌都有它自己的旋律,都会给不一样的人带来不一样的感悟。

  《且听风吟》和《kiss the rain》,在聆听这两首歌的过程中,我看见了平凡,是的,平凡的幸福。我想起了曾经看见过的一张照片,是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十指相扣,老奶奶在老爷爷的脸颊上轻轻的一吻,他们满脸的笑容。这张照片给我很大的触动,我曾多次在眼前浮现过这个场景。就像赵咏华《最浪漫的事》中的歌词一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摇。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做手心里的宝。是的,我们都想如此的生活,平淡又幸福的生活,直至暮年,直至垂垂老矣。我们都渴望幸福,却常常忽视了身边的幸福。在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中处处寻觅的我们,早已忘了最初的、纯粹的梦想。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多少,迷惘、无奈。相濡以沫的背影,夕阳下牵手的影子留在了风中,吹淡了回忆,却抹不去那淡淡的笑颜。 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远啊。

  音乐就是这样渗透我们的心灵,因为我们用心灵诠释音乐,去感受它。生活中十有八九是存在着遗憾的,欣赏不同的音乐就犹如品味不同的人生故事,不同的音乐背后姿态万千,会给不同心情的.人各种各样的遐想,在有限的空间里容纳无限的情感世界,所以无论音乐中哪一个音符飞出,都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想象,去创造,去感受...... 用心去聆听,感动时、伤感时、快乐时、无聊时,都会有那么一首歌,可以折射出你当时的心境......

  家,是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字眼。而《故乡的原风景》,当它的第一个音符响起时,它轻柔、纯净、如同潺潺流水般的乐章,细细地、静静地展开时,我就想起了家。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处在我们这个阶段,处在我们还是一名大二学生的阶段,我们不知道未来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但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家,那盏温暖的灯会永远为我们亮着。只有回到原点,只有回到不需要伪装的地方,才能展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善良的孩子,怀念着,伤害我们的。

  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天真的孩子,灿烂的,孤单的,变遥远啊。

  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可爱的孩子,在一起,为幸福落泪啊。

  真正的音乐必须要用心去倾听。聆听音乐,感谢音乐,音乐犹如春天的第一场细雨,为我们的心灵唤醒一个明媚的崭新世界,在这里没有了追逐名利.地位的疲惫,没有了现实尔虞我诈的烦恼,只留下充实生活的坦然和从容。让心灵与音乐沟通,让自己深刻体会丰富多彩的人生和情感世界。

  音乐人生篇二:音乐人生

  音乐人生

  --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做一个human being。

  影片的一开头,十七岁的少年黄家正对于人生理想这一问题在稍加思索后作出的回答让人出乎意料。二十出头的我每次对于理想、梦想这类问题还是会感到茫然。 或许是从小接受的教育让我习惯顺从,或许是经历过的那些算不上“挫折”的失败已经磨灭了我的锐气,二十岁的我竟然说不出自己的梦想。有时也会为自己感觉到难过、悲哀,会觉得“随遇而安”只是自己暂时寻找的借口,因为我不知道何去何从。

  毫无疑问,我羡慕影片中的主角黄家正,他有着自己所追求的音乐,有着被外人视作天才的光环,他小小年纪便有所成就,但是他似乎并不快乐,甚至有时他在人群中就像一个异类。当比赛前,同学们和老师围在一起虔诚的祷告时,只有他一人若无其事的在一边哼着调子,神情悠闲甚至有些不屑这种祈祷的做法,仿佛他和他们并不是一起参加比赛的成员。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和老师同学一起祷告时,他很自然地回答说“我需要祷告吗?不需要,相信自己。”当比赛取得胜利后,拔萃男书院的同学们喊着“音乐王国 舍我其谁”的口号,拍着手庆祝时,他一语不发,面色平静,只有从时不时点一点的两个食指和统一的服装才能看出他也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我想,这样性格的人是很难被大家所喜欢的,至少基于我是这样,因为我是一个很容易被那种很多人一起参与的事情感染的人,而黄家正却是一个没有融入也不想融入这种参与中的人。

  后来黄家正这样说;“拔萃精神非我所要,这是建基于比赛之上的,我们太想赢音乐节,这种心态超过追求音乐的心。胜出时感到团结,仅此而已,我想要的是,大家追寻音乐,宣告我们在演奏,不理胜负。我从小就有这种想法,但我知道别人会鄙视,但我会感染他们,不要为比赛去弹琴。”他爱音乐,爱的很纯粹,他认为老师们参加比赛总是想着一定要赢,但在他看来赢不赢根本无关紧要,是音乐本身才最重要。所以他才可以做到带着室内四重奏乐队去参加比赛,却明知比赛对曲子时长的要求后仍然坚持选择一首严重超时的曲子。他说:“我故意超时,选别人不会选的曲,我不需要用赢来证明自己,我比他们好十倍。”在看到他这么说时,我甚至有一瞬间希望他输掉比赛,感觉这样会挫一挫他的锐气。但是我错了,比赛结果扣掉了超时该扣的分数,他们还是拿了第一名。而且黄家正说:“取消资格好了,我已赢过,锦旗拿去擦屁股。我选此曲是因为我们会获益良多,并非要在比赛中胜出,为音乐而音乐,而非为比赛。我要教育香港弦乐界,何谓室内乐!”是啊,他所在意的只是音乐啊!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居然说要教育香港弦乐界何

  谓室内乐,不免过于孤傲了。他最好的朋友也说他太狂妄,太自负,太难以相处。他亲哥哥则说他脾气暴躁,倔强顽固,其实跟父亲是同一类人。

  或许,拥有怪脾气、难相处、特立独行就是天才的通病吧。

  虽然他不完美、不可爱,但这不就是那个干净、真实、纯粹的十七岁少年吗?

  音乐人生篇三:音乐人生

  本片横跨六年时间记述挖掘了香港钢琴神童黄家正在音乐和人生上的成长历程。黄家正作为十一岁便赴捷克与专业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天才神童,在香港本土更是获得无数赞誉。这样的成就在其他人看来已经非常圆满,可是天才的孤独和苦闷只有他自己知道。与兄弟姐妹的矛盾、与同校同学的隔阂、与父亲的分歧,本片在记述黄家正音乐生涯的同时也通过记述他亲人、恩师罗乃新等人之间的关系,侧面刻画了这一神童作为平凡的孩子的一面。六年的心路历程,让观众看到了黄家正从一个桀骜不驯的天才儿童向一个成熟少年蜕变的过程。 本片在香港本土和台湾地区获得极大声誉。本片于2009年获得第46届金马奖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及最佳纪录片奖项,2010年获得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奖。 @ 豆瓣

  黄家正绝对会给任何观赏影片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狂妄,却有着惊人的天赋,孤寂、不合群、大家却也离不开他,非常传统的天才类型,只是其虽然有才能,未来的路却不太好说,就像导演自己所说的“像我在KJ11岁的时候,完全想像不到这个挺难看的孩子,7年后会变成一个帅哥。 ”当然,他这段话的前面,其实是在说影片创作的,希望这位外表有点像陈浩民的小帅哥天才能够一路走好。(网摘)

  精彩语录 · · ·

  1、我不是要演出一场赚几百万,这没有意义,我要坚持我读音乐的原因,我要用音乐指引我的人生。

  2、谱只是纸,我是人,比谱更有意思。

  3、有魅力的领袖能够改变人的思维,我非万人迷,但我绝对有魅力。

  4、(指导妹妹练琴时):谱里没有中弱、中强,只有天堂和地狱。要明天不怯场就紧记,你是为自己而演奏,也许这是你最后一次拉琴,你的最后一次是不会去和别人比较的,最后一次一定是为自己演奏。如果仍去想比较,你就不是人。你是木头,没反应,没感情。

  5、我故意超时,选别人不会选的曲,我不需要用赢来证明自己,我比他们好十倍。取消资格好了,我已赢过,锦旗拿去擦屁股。我选此曲是因为我们会获益良多,并非要在比赛中胜出,为音乐而音乐,而非为比赛。我要教育香港弦乐界,何谓室内乐!

  6、我需要祷告吗?不需要,相信自己。

  7、世上最好的钢琴演奏家是谁?我!

  小编有话要说 · · ·

  看完这么多的介绍,小伙伴们是不是迫不及待要一睹为快了呢?那就赶紧戳链接吧!

【音乐与人生的感悟散文】相关文章:

1.关于音乐与人生的感悟

2.茶与人生的感悟的图片

3.茶禅与人生的感悟

4.读书与人生的感悟

5.练字与人生的感悟

6.有关茶禅与人生的感悟

7.茶与人生的感悟散文

8.悟与人生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