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散文简短

时间:2021-08-31

关于母爱的散文简短

  母爱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意志消沉的你,只消幽雅的旋律一飘荡,你的眼前立即是一片清翠。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母爱的散文简短,欢迎阅读借鉴。

  关于母爱的散文1

  五月,入夏前夕,正是雨季时节,伴着雨季到来的,还有一个节日,那是一个沉重的节日。

  每每提及“母亲”这两个字时,我总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母亲”这两个字太沉重了,她带着沉甸甸的爱,让我不敢轻易去亵渎她的圣洁。而比“母亲”两个字更为沉重的是:母亲节。

  一年365天的操劳,换来的是“母亲节”三个字。每年母亲节那天,空间里、论坛中、微博等满屏的都是对母亲的祝福与感谢,也千篇一律的都是那几句话。曾经,我也这样在空间写过祝福的话,更写过感恩的诗,这是第一次觉得“母亲节”这三个字非常的沉重。 现在想来,对于那些母亲而言,那些祝福和感恩的话,她们看不见、听不见,更是不在意,因为母亲在意的只是心意。我的母亲,很平凡、很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不识字,不懂普通话,她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操劳、忙碌、唠叨。现在回想起来,空间里的祝福与感恩,十分讽刺,母亲,她要这些,又有何用?

  我喜欢看书,看优美的文章。每次,看到那些关于母亲、关于母爱的文章时,总会被她们感动、为她们流泪。我以前也经常会落泪,但是,真的不清楚在无数次的流泪和哭泣中,有没有一次眼泪是为母亲而流的。在家里,从小到大,看到更多的都是父亲的忙碌和瘦弱,父亲占据了原本属于母亲在我心中的那个位置,我很清楚母亲需要的是什么,但却从来没有给过。

  印象中,我为母亲洗过头发,为母亲剪过指甲,仅此而已。

  而母亲,每次回家的时候,总能够从左邻右舍的口中听到她对我的担心。对于我而言,母亲不像父亲,父亲给了我成长必须的资本,给了我读书受教育的机会。而母亲,给我的除了乳汁,便是那普普通通、再平常不过的饭菜。如今,自己只身在城市,我喜欢洗手为自己做饭炒菜,但是,这些饭菜总少了一份记忆中应该有的味道—母亲的味道。对于天下所有的主妇而言,为家庭、为儿女,付出的就是凝聚在一粥一饭里的悠悠寸草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不知道别人身上穿的衣服有没有补过,但我穿过,小时候,穿的衣服很大一部分是打过补丁的衣服,这些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好的。小时候,祖母曾经常让母亲帮忙穿针,然后看祖母一针一线的缝补,我也是在母亲和祖母的教导下学会缝补衣服的。直到现在,每次回家,祖母总会让我帮忙把针线穿好,预备需要缝补衣服。现在,虽然不需要再穿打补丁的衣服,但我依然在行李中带着针线,以备缝一粒扣子,缝一个袖口,去体会穿针引线的感觉。

  初小的时候,中午饭是在学校吃的,那时候,人人都是早上上学时便带好中午的便当,那时候,母亲,起的永远是最早的一个,烧火、炒好米饭后,才叫我起来。高小的时候,需要住校, 一周回家一次,每个周一的早晨,离家时,带走的除了书本、除了那足够吃一周的饭菜之外,还有母亲的期望与牵挂。直到初中,带到学校的米由我自己准备时,母亲都是在旁边看着,看着我带够那些东西。每当村里有人过寿,发寿饼时,她会藏一个在米缸里,留给周末放学回来的我。想吃汤圆、烧饼时,只要我开口,当天必然能吃到。

  现在,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吃过母亲烙的烧饼、煮的汤圆了,偶尔还会怀念当年的味道,只是不知道母亲,是否也会怀念当初烙烧饼的日子。记得以前每到清明的时候,不管春耕再忙,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去采艾叶做艾叶粄,那些热乎乎的艾叶粄、九层糕、都盛满了我们童年的回忆。而如今,我也忘记母亲有多少年没做过艾叶粄和九层糕了,也许,是自我从高中离家上学开始吧。

  这些事,虽然很小,但却凝聚着母亲一寸一寸的心意和母爱。对于母亲、对于母爱,母亲不求回报、我们也无法回报。 知道许多女孩、男孩会为自己的另一半洗手做羹汤,但是,很少有听到当儿女的为父母洗手做羹汤。我们从婴儿长大成人,吃过的饭凝聚着母亲沉甸甸的爱,那么,正直风华的花样男孩、女孩们,请你们为自己的母亲洗手做一次羹汤吧,让母亲在母亲节这一天,放下这一切,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日。

  生命规律所定,终有一天,我们要面对与母亲的永别,那时,我们也已为人父母,别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从现在起,带着感恩,带着那悠悠寸草心,且行且珍惜!

  关于母爱的散文2

  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是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够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够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是她浑浊的目光总能够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

  “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关于母爱的散文简短】相关文章:

1.关于母爱的散文

2.关于母爱的句子简短

3.关于母爱的散文诗简短

4.关于爱的简短名言

5.关于母爱的散文母爱的目光

6.关于母爱的散文范文

7.高中关于母爱的散文

8.关于母爱的散文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