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章仲锷先生散文

时间:2021-08-31

纪念章仲锷先生散文

  先生仙去已是多年的事了,而我却是在前几天才刚刚得知此事,悲恸之情不由难于言表。虽和先生只有一面之缘,却也说不上有着深厚的渊源,也就是那一面,却使我在今后的日子里对那个淸燿的老头有着最为深挚的敬爱。

  2000年的1月份,我应《中国作家》杂志社的邀请,参加了那年最后一届的笔会。与会人员虽说不上是文学的精英,却也是人才荟萃、齐集一堂的文界盛典。据当时组织此次盛会的编辑部老师们讲,此次聚会是本年度文学界的最后一次大型的活动。在会上特地邀请了北京四大名编的两位老编辑和当时文界新秀徐坤以及诗歌界的几位老前辈,一一做了报告。也就是在那时,我认识了章老。

  章老一上台,文友们便报以热烈的掌声。当时我是最年轻的一位,才刚刚二十出头,不知走上主讲台的是什么大人物,只觉得好奇。听了杨匡满老师的介绍才知,章老是北京四大名编的其中之一,只要被章老看重的'文章,无论新秀还是老手,全国各大文学刊物没有不发的道理。据说我的老乡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也曾得到过章老的指点才有现在的成就。得知这些,我心中不由蓦然起敬,再去审视眼前这位老头,给我的印象是——淸燿、简练。

  果不其然,章老的报告一开始就干净利索。他先从文学新手的通病开始沉痛指责,到各大媒体仍然在犯的文字错误,一一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让我印象迥异,即使事隔十年的今天也记忆犹新。“文学,那都是白纸黑字,一旦发表,就是铁板上钉。”,“读者,是在你的文字里领略你创造的世界,你能忍心,就因为错字、别字,给读者造成误解。”还有“任何时候,都不要放过改错的机会。老舍为了一个新词,把眼睛都想得发了蓝。”,“有些新手很省心,让编辑给改稿,文字的不成熟,就是思想的不成熟。把不成熟的思想改到成熟,那不是编辑的责任而是作者的天职。”“不重视文字,就不是一个优秀的作者。”。这些话,即使今天想起,也觉得别有一番新意,同时也使人从中体会出一位文字工作者,对文字特有的爱和深沉。在会上,章老还对金庸的作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对金庸作品中透露的文化内涵有着独到的见解,都让人不觉耳目一新。

  一晃十年,弹指一挥间,日子也就溜走了。从北京回到广东,再到家乡的这些年里,仿佛在做着一场梦,一场没有希望、混沌不堪的世俗梦。并且爱在梦中、恨在梦中,其乐融融,忘却了少年时的梦想,忘记了最初的追求。前些日子,在铁凝的博客中看到章老仙逝的消息,所有失去的东西,一下聚拢而来,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心情一下又回到了十年前的北京,北京城中那个淸燿的老头,站在讲台上,看着静静聆听的学生。

  ——仅以此文纪念章仲锷先生。

【纪念章仲锷先生散文】相关文章:

1.我与章仲锷先生的交往阅读答案

2.《我与章仲锷先生的交往》阅读答案

3.纪念木心先生散文

4.纪念闻一多先生的散文诗

5.先生如山先生似水散文

6.戴先生散文

7.匡四先生轶闻散文

8.Hello.L先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