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记(2)

时间:2021-08-31

心情日记 篇4

  我喜欢雨,喜欢四季的雨。 我喜欢春天的雨,喜欢那柔弱纤细的牛毛细雨。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雨的到来为色彩斑斓的春又添上了一笔浓浓的春味。初春的早上,我漫步在幽静的小道上。突然,从天上掉下一滴水珠,我伸出手,又一滴水珠落在我的手中。渐渐地,更多的水珠落了下来。我的嘴角微微向上翘了翘,停止走动,仰起头,闭上双眼,尽情享受春雨落在身上的乐趣。

  我喜欢夏天的雨,喜欢那粗犷豪放的倾盆大雨。夏天,干燥闷热,汗流浃背,夏雨的到来使生性暴躁的夏抹去自己的天性变得平静。酷夏的中午,我躲在屋子里吹空调,忽然,电闪雷鸣,乌云聚集,我立刻眉开眼笑,关上空调,跑到阳台,盼着早些下雨。过了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倾盆下来,每滴雨点都好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人们的笑容,雨后,我的心里舒服极了。

  我喜欢秋天的雨,喜欢那凄凉短暂的'微凉小雨。秋天,凄神寒古,悄怆幽邃,秋雨的到来正为这孤独的秋送上万物的安慰使它快乐。凄秋的傍晚,夕阳西下,万物笼罩着橘红色,显得更为凄凉,我站在院子里仰望天穹,霎时,一滴水珠打在我的脸颊上,那时,让我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渐渐地,更多的水珠打在我的脸上,手上,衣服上,脚上。

  我喜欢冬天的雨,喜欢那似雨非雨的雨———雪。冬天,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冬雪的到来代替了雨,它为庄稼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寒冬的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穿上绵睡衣打开窗帘呼吸新鲜空气。顿时,我楞住了,楼下的地面上盖了一层白色的东西,定睛一看,是雪。整个小区都被雪盖住了,那景色实在太棒了,我打了个哈欠,拉上窗帘,很快进入了梦乡。

  我喜欢雨,更喜欢四季各有不同的雨。因为同一种自然现象,在不同的季节会用不同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自己不同的方面。四季的雨有着她们不同的性格,四季的雨有着她们不同的志向,四季的雨走着她们不同的路,但她们却相聚在了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姐妹。

  春天到了,春雨收集着露水,淅淅沥沥,淅淅沥沥。把雨水撒向人间,雨珠唱着动听的歌,淅淅沥沥,淅淅沥沥。夏天,夏雨开始了她的工作,当人们酷暑难熬的时候,她便用清凉的雨水浇灌大地,轰轰隆隆,轰轰隆隆。伴随着雷声。雨后,清凉之意油然升起。

  秋天,秋雨豪爽地撒下她的甘露,滋润着万物,滴滴答答,滴滴答答。打在花朵上,打在树叶上,一股清香的湿气,飘荡在天地之间,一切显得那么崭新,那么温润。冬天,冬雨随着寒风,飘飘悠悠,那么细,那么小,那么轻,那么柔。冬雨的笑脸就包含在这无限、令人琢磨不透的蒙胧中。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她们就这样无休无止地更换着,交替着,那么幸福,那么快乐,那么无忧无虑。可是,有一天——雾对夏雨说:“夏雨妹妹,你瞧,秋雨为人们做了那么点儿事,就得到了人类那么多的赞扬,说她不求自身的利益,为庄稼和果树的生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你呢?为人类驱除炎热,人类夸赞你了吗?你觉得这公平吗?” “多谢你的关心,我会注意的,雾姐姐。”夏雨回答。 雾只好无奈地走了。 虽然夏雨嘴上说没关系,但心里却觉得挺不公平。

  渐渐地,夏雨不再像以前那样与她的姐妹们玩耍、嬉戏了,她的笑容也不像以前那样开怀了。夏天的雨也不像以前那样直爽了,而变得狂怒起来,雨滴“劈劈啪啪”地响着,好像带着她的心中的不平,夹杂着怒吼的风,夏雨变得冷酷起来。

  有一天,夏雨悄悄地对春雨说:“你知道秋雨为什么能得到人类那么多的称赞吗?因为‘秋’字事由‘禾’与‘火’字组成的,这象征着庄稼会红红火火地生长,但同时她也能用‘火’把庄稼烧毁。人类这样赞美她,你觉得公平吗?” 春雨没有回答,她似乎觉得夏雨变了。几个月过去了,大自然的选美活动又开始了。春雨、秋雨和冬雨多么希望夏雨能够像以前那样,与她们一起参赛。可是。姐妹们叹了口气。这时,春雨说:“我想夏雨一定是碰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我们应该去开导她。” “春雨说得对,夏雨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于是,三个姐妹们开始了她们的计划。

心情日记 篇5

  花花世界,风景万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是风景,“狼籍残红,飞絮蒙蒙”亦是风景。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愿取那最朴素的一捧。

  我读过许多经典的散文,经常被优美的语言所吸引,并陶醉其中。那些精妙的语句使得文字与段落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铺陈在读者的面前,字里行间纷飞出翩跹的蝴蝶,如行云流水,又如珠落玉盘。在作文时,我时常刻意地追求语言的噱头,神往于大师们精彩的文笔,为遣词造句,咬文嚼字而绞尽脑汁。可当近日学习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之后,我才真正震撼于朴素的美丽。

  没有华丽的词语和整饬的句式,只有对往日与人生朴实的回忆,但这一切都像一首忧伤的乐曲,响彻心灵,唱尽了作者一生的喜悲。“我”与老妪的简短对话,让我不由得合上书本,闭目沉思,一时如同身临其境,作者的历历往事,也成了我的往事。轩中泥土的芳香,幽暗的光影就环绕在我的四周。等我回过神来,长舒一口气,重新打开书本,平静一下心境,继续往下读。先大母的几句话又让我神伤,没有恢宏的赞美诗,但一位老者的慈爱与伟大一览无余。她那枯槁的双手,颤微微的身影,也变得触手可及。当读到“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时,终于无法抑制夺眶而出的眼泪。一句朴素到极致的话语,却有着震撼心灵的力量。一幕剪影浮现眼前:黄昏,作者独自伫立在琵琶树下,黯然神伤。往日细碎的回忆如同昏黄的日光,穿过枇杷树繁密的枝叶,在作者的心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最先映入脑海的,应是亲手种植枇杷树时甜蜜的场景。随后,妻子的音容笑貌和往日或喜或悲的点点滴滴一齐涌上心头。琵琶亭亭如盖,妻子笑靥难寻,物是人非之苍凉,阴阳相隔之哀恸喷涌而出,摄人心魄。

  原来,朴素的背后,蕴藏着惊艳的美丽。也许,正因它朴素,所以它的美丽让人一览无余。当写作到达动情之处,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搜肠刮肚地拼凑华美的辞藻?一切心声如洪水决堤一般从心头涌出,将力量聚于笔尖,一挥而就,浑然天成,又必然充满力量、字字珠玑。这便是返璞归真之境界吧。

  曾经试着大声地朗诵林觉民的《与妻书》,但在过程中竟多次哽咽,无法继续。沉默良久,想继续朗读,但仍是以哽咽告终。全篇像是林觉民与妻子永别之时,执手相看泪眼的告白。其中“吾至爱汝,仅此爱汝一念,使吾敢于赴死也”一句,不知让多少人潸然泪下。原来儿女情长与英雄气壮竟能如此完美地交融,共同奏响一曲英雄的赞歌。

  许多诗有着华丽的词语与美妙的韵律,但最让我感动的一首诗,却朴素得像一位老人的切切私语:

  一生中,最难忘的哭声有两次/一次,我不会记得,是我听你说的/一次,你不会晓得/是我对你说的/但在这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数不尽的笑声/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这首诗与其说是笔尖流出,不如说是低声的独白。但在这朴实的话语间蕴藏的母子情深,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及呢?

  惊世的和氏璧包裹在粗糙的石头里,但终掩盖不了美玉的光辉。朴素的表象筛去了浮华与烟火,留下最纯正的秀丽。当我们阅尽了世间的似锦繁华,便会发现:朴素才是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