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记(2)

时间:2021-08-31

心情日记 篇3

  夏风推着我散着步经过你的楼前,路旁花栅里的栀子花开了,摘了,又开。我瞄了一朵最完美的,趁你不备迅速摘下藏匿怀中。将其挂往床头睡梦中花略带你的香味。清晨睁开睡眼,枯残的花摆动着晃晕了眼球。凋零责备着我对你的不忍,窗台的风带走余下的残香。留着我独自守着窗儿,躺在你的梦境里,看你一条条快乐的从我床底游过,疲惫着我的心。

  听良人说过,过去挽留不住的总是记忆里抹不去的美丽,却执逆的相信着忘却是我坚守的堡垒,在忘却中忘却着忘却,重塑着一个个沙雕城堡里的记忆。宝贝当我在尝试追逐我们过去的足迹时已找不到丝丝印记,只能在陪着你时,悄悄修复心中的种种漏洞。月下皎白梧桐兼顾不住我的感觉扯乱了爱情线,结不开,理还乱。不在我身边的宝贝我会为你快乐着。

  有一种时间很短,有一种距离很长,有一种解法没人理解。那一秒的时间留不住诀别的心,沿着光走过了一秒的距离。有一种解法是吧爱情的绝对值,平方,再开方。这是朋友的理论,没有谁人能理解谁人的爱情。磐石经不住水的滴浊,芦苇受不了火的骚扰。子、最后把不确定的熟悉约去,解得陌生人。这是ME的解。

  有种爱在我无聊时想起,我呆痴着与你相遇于烟雨中,模糊中看清你的飘逸,在我还未准备时与你插肩而过。在你美丽时相遇过,其实有些人就值了。无论是否爱过,在一瞬间我们曾牵着手,畅游于你我梦幻的未来中,当我发现那样的未来只属于你时,我放开手,站在鹊桥边望你飞翔。

  三千溺水,我曾取饮了一瓢,各种滋味回味在生活中。我们这一代人越来越物质了,没办法。峰回路转再下一个路口我扔会张望着你。提醒着相伴的人们,若非海枯石烂,怎敢与君绝。

心情日记 篇4

  如果没有了明天,我们会清楚的知道自己今天最该干的事情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才会明白很多东西都是虚无的,只有爱最重要。

  可就是年轻的我们仗着自己还会有很多很多个明天,所以我们肆无忌惮的挥霍着我们的爱,不断的折磨我们之间的爱。感觉父母的爱那么沉重,感觉恋人的爱那么不够安心,感觉朋友的爱那么无所谓。

  直到有天真正要告别世界的时候,想起这些爱是那么的美好,这是对世界的留恋,可想起这些爱也是那么的心疼,因为这是种遗憾,恍然发现父母的爱并不是沉重的,恋人的爱并不是不够安全的,朋友的爱也并不是那么虚无的。她们都很美好,可是你却生生地挥霍了。

  我们活的就是个蜗牛一样,感觉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负担,其实很多事情都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的。我们不要想太多了,该睡觉的时候就安心放心的睡了。如果明天醒不来就要好好的过好今天。因为当今天变成了人生中最后一天,也许你该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该知道自己最在乎什么了,那么在幸运的日子里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去完成,把那些重要的人去在乎,好好珍惜,并没有谁永远会被我们挥霍而不离开的,我们要珍惜。

  也许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珍惜,可那是没有意义的,只是徒增悲伤。当然我们也知道有时候即使我们珍惜了也会失去,那么我们就做好足够的心里准备吧。我们珍惜彼此也能放得开彼此,这样也是是最好的。不要让我们爱的人那么累,也不要让爱我们的人那么累。加油。

心情日记 篇5

  那年,从南宁中师毕业后,我回到了故乡当起了老师。我的家乡是龙胜三门最边远的一个叫大罗的小山村。学校就建在广福山脚下,五栋木质的教学楼把操场围了起来。学校的环境还真不错,两棵高大的柳树矗立在操场边上,四周是花坛,各色鲜花装扮着美丽的校园。门口的大道两旁种满了树,桂花、梧桐把道路覆盖成了林荫道。校园门口是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长流不息,奔腾而去。学校的规模不大,10多个教师,100多名学生。在这个远离闹市的山村里教书,难得有那样的一份清静。

  当晨光初显的时候,晨雾把村庄染成了奶白色。炊烟从农舍升起,校园门口的大路上,农伯牵着牛,下地干活。学生们从附近的村寨赶来上课了,校园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听着这书声,让人看到了希望。对于那些世代居住在山村里的人来说,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才能改变命运。于是,这希望就寄托在教师的身上,寄托在学生们的身上。我和村里的老师们感受到身上的担子,大家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耐心辅导教好每一位学生。白天,与学生们一道走进知识的海洋。一些家长偶尔也会到教室外面听听课。课余,就与学生们做游戏,打篮球,那些有文艺特长的年轻教师还会教学生一些节目。

  夜晚,山村笼罩在夜色里。远处的村落传来狗叫声,越发显得寂静。高年级的学生在上晚自习,村里经常没电,学生就从家里带来自制的煤油灯。昏暗的灯光映着一张张孩子幼稚的脸,那么的专注。也许,他们心里升腾着希望。我被深深地感染着。当学校归于平静的时候,教师们的窗前,依然亮着煤油灯,那是教师们在备课批改作业的身影。我加入了这样的行列,时常在苦思教书之法,寻找教学之路,日子过得寂莫而充实。我们一如山村里的老伯,在自己的田地上耕耘着,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春去冬来,花开花落。山村里教书的日子,艰苦并快活着。有些事依然历历在目。记得有一年春天,小河里涨满了大水,洪水十分的凶猛。当时正是周五,傍晚放学了,那些住在对岸的学生要急着赶回家。河上,没有桥,竹排是唯一的摆渡工具。几位水性不错的村民就一趟一趟地送学生过对岸。见此情形,我心中有些不安。最后三位学生上了竹排,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学生身上还背着一个竹篓。谁知竹排刚离开河岸,一个巨浪打来,竹排一晃,那个叫何鲜桔的女学生掉进了洪水中。这一幕,让河岸上几十位学生吓呆了,眼见她将被洪水夺去生命。我来不及多想,脱去外衣,跳进洪水之中,奋力去救何鲜桔。三下二下,我就抓住了她的手,用尽吃奶的力气,将她拖向对岸。快到河岸的时候,一个大浪打来,我们沉下水去。我利用浮上水面的机会,用尽全力,把她拖上了河岸。对面响起了欢呼声,是那样的悦耳。回头望去,再往下就是急滩,如果下了滩,生的希望就没有了。爬上岸,想起刚才的一幕才知道后怕。但我不后悔,以致多年之后还常常想起。

  如今,村里架起了水泥桥,学生们放学回家再也不愁了。学校盖起了新的教学校,用上了照明电。村里通了公路。群众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我早走出了山村,只是偶尔回去看一看,但梦里却常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