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什么花儿”,“我什么都不是”,犹记得我咨询的一个学生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曾经在她年幼时,父母离异,然后都先后再婚。游走在两个家庭之间,有两个爸和两个妈的她,不断地被忽略、被批评和被指责。她从小学会了用自贬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因为她把自己贬到最低,他人对她的否定和批评就不能够伤到她了。
最重要的是,她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了一层厚厚的壁垒,没有人能够走进她的世界。她紧锁自己的心门,没有人可以打开。她在用厚厚的防御这层壁垒,隔绝自己与世界的连接。她在自己的世界,表面桀骜不驯,内心异常孤独地舔舐着自己的原生家庭带给她的伤。对亲生父母除了怨恨,就是怨恨。
这让我想起了参加简书心理群组织的玩卡不卡的活动。
那次活动,主编抛出了5张图,其中首先先从两扇门里选一张最代表当下心态的。接下来,在选了心门之后,再继续从剩下的三副图中选择一条代表不同道路的图,也就是打开前面的那扇门后,你选择哪条路,代表你当下的状态。
活动结束后,我脑海里一直回荡着一个词:心门!
一个人的心门若是封锁了,等于就把外面精彩的世界封锁了,别人也无法走进他的世界。受过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的人,他们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不相信有人真的会爱他。因为他从没有体验过无条件的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会。他所听到的所谓的爱,除了控制,就是各种限制和条件。“你不许这样”“你不许那样”“你必须听我的”“你要知道爸爸妈妈多辛苦,不要乱花钱,你懂不懂事儿”“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呀!
不断地在这种声音中长大的孩子,觉得爸爸妈妈爱他有条件的,他感受不到真爱。所有的爱都是我必须做什么,对方才能爱我。如果我不做,我就无法获得真爱。
但当我怎么做,父母就是不满意的时候,干脆我就不做了。因此,索性我就把自己的世界封锁了。你们说什么,我都听不见了。
于是,我们看到孩子看似在听父母在旁边不停地说教,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听进去。因为,心门,已经封锁了。
这样的孩子走入婚恋中,如果遇到你父母一样的爱人,充满着控制、要求和条件,这样的孩子就会重复与父母相同的互动模式,再次也会把心门封锁了。因此,婚恋就成为了一种形式,而失去了亲密的味道。
一个长久的婚恋关系,必须是彼此把心门都敞开的状态,这样才能把彼此的世界带进对方的世界,看见对方。彼此精神的融入才有可能发生。
曾经多么相爱的人,婚前花前月下,甜言蜜语。走入婚姻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纷杂,一个人不断成长,一个人停在原地,精神上产生了错位。走在前面的人异常孤独,在原地不动的人,已经望不到所爱的人背影,因为对方已经越走越远。结果,必然是,你把心门封锁,我也闭上了自己的心门。
两个人的世界,就此而分开。彼此走上了不同的路。
有的时候,与所爱的人分手,不是因为对方不善良,不忠诚,而是因为彼此的心理已经没有了融合和交融。心门封锁了。架都都懒得吵了。因为吵架只能是彼此伤害,只能是消耗了彼此的精力。徒劳无功。
在某心理网站从事公益解答的时候,看到那些无法再弥合的婚恋,有些人出高价,来做婚恋挽回专家。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只看到了咨客的钱,而实际上这样破碎的婚恋关系,当事人要做的就是学会接纳,接受当下,收拾好心情,去开启一段新的婚恋关系。已经变了质的、发了霉的关系,还能新鲜如初吗?似乎太难。如果只是为了表面形式的完整,无有灵魂,徒有空壳,这样的婚恋,似乎也很悲催。其结果也必然是把心门封锁,彼此生活在只有婚姻这个壳里的两个陌生人!
如果你想让外面世界爱你的人走进来,请学会打开心门吧!
真爱无敌,心门也会畏惧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