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尽人事方知天命杂文随笔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垂暮之年的孔子,用简短的语言对自己人生的各个年龄段做了总结,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而言,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以后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自认为我是个唯物论和无神论者,不相信世间真的有鬼神与上帝的存在,只相信“天道酬勤,汗水凝金。”虽然自己各个方面都平平凡凡,家庭出生于草根,相貌一点也不出众,学习文化的悟性不高,也没有什么超人的记忆力,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日渐减退。但是,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自幼开始,一直刻苦用功地读书。虽然,没有达到古人“头悬梁,锥刺骨”那种求学欲渴的地步。但是,基本上也算得上是一个喜爱学习,勤学苦练的人。所以,在整个少年求学时期,可以说书读得是顺顺溜溜,一路过关斩将,在1980年代初期,成为让人羡慕的“天之娇子”。大学毕业后,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仍然奋发图强,不停地拼时间,拼身体,拼汗水,拼毅力,拼意志。加之,正赶上了改革与发展的大潮,幸运地遇上一个又一个好的发展机遇。时至今日,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成就。但是,也算是家中的顶梁,单位的中坚力量。所以,我一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工作和努力拼搏也可以改变命运。
今年“五一”期间,有中学同学从广州回老家探亲,当年关系要好的几位老同学小聚了一下。一晃,三十八年过去了,大家都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讨论的话题自然不再是风华正茂之年的“如何改变世界”的梦想,而是对已经走完人生大半生路程的回顾和对不能再浪费的未来的展望。尽管,每个人走的路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人都认为找到了自己的“天命”,对自己的现状表示不满的人很少,极少有人还壮怀激烈地幻想着今后如何改变自己将来不长的人生。
天地之间,与大自然相比,人是极为渺小的。“时也,运也,命也”,中国人是比较相信命运的。其实,这并不是迷信,而是对人力资源有限性和自然力不可抗拒性的一种明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明对“天时”与“自然”的一种特殊的敬畏。
人们经常说,人有两条命。从一出生开始,上天就给了你一条“天命”,这是先天的,比如你的家庭出身、大致相貌、家族名望、个人性格、健康状况等等,这些东西,你是很难改变的。但,上天还给了你另一条命,那就是“现世命”。什么是命?“命”字就由“口”和“令”组成的'。天命注定的东西,在现世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的。如果你听天由命,随波逐流,那主宰你命运的就只能是上天了。如果你听命于自己,掌控自己的行为,那结果就一定会有所转变。命运为什么会多姿多彩,就是因为它是后天可能改变的,是可以由你自己去转变和创新的“现世命”。因此,我们应该“尽人事,听天命。”一方面不迷信天命,努力去改变现世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去奋斗。另一方面,又要安守天命,不强求,不妄为,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不尽人事,焉知天命!”“知天命”的前提是“尽人事”,“知天命”并不是让你安坐家中,听天由命,等待结果,倘若不付出丝毫的辛苦操劳,不作任何的努力拼搏,其结果不是守株待兔,就是坐以待毙。诸葛亮虽然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他始终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入世,这种既能生命不止、拼搏不息,又能安时顺世、乐天知命的德行,确实令人钦佩,更是我们处世行事的风范。“尽人事,听天命。”如果你努力了拼搏了,但依然屡遭挫折,甚至连栽跟头,那就要理智地找出自己遭受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勇敢地接受事实,承认现实,即使再怎么不如意,再怎么不得志,也要“安听天命”,解放与超脱自己,这才是智者的选择。一项事业,如果你想做并且做成了,是天道酬勤,是上天对你的恩幸;如果失败了,是天公不作美,是命运对你的磨练。所以,面对失意挫败,要保持泰然自若,不必颓废丧志,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逆天道而行。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凡事既能克尽人事,又能安听天命,自然会胸襟开阔,通乐达观,把一切都看得很淡,失意泰然,得意淡然,没有忧虑也没有烦恼,无忧无虑,无烦无恼,无怨无责,心身愉快,无处不适,无处不安。可见,凡事既能克尽人事,又能安听天命,这才是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惟尽人事,方知天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尽人事是因,知天命是果。一个人只要把人事尽到了,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命运。即使是到了不再是干事创业的最好年华,越是要珍惜春光,越是要尽本分,尽良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至于做到什么程度,那是另一回事。只要做到问心无愧,不留遗憾。足矣!
【惟尽人事方知天命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天命的杂文随笔
3.数据或天命-随笔
5.杂文随笔
6.让的杂文随笔
8.惟妙惟肖的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