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习并领悟领悟和思考,避免成为应试机器
在创新工场,每年都会收到几万份简历。很多时候,每打开一份简历我都不得不摇头叹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简历千篇一律,比如,某人,男,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英语四六级,平均成绩80分,刻苦发奋,三好学生,等等。几乎每份简历都是在用应试体系里枯燥的成绩数字来描述、评价一个人。
这样的描述没有任何吸引力。难道一个人在大学四年之后,只能展示这些数字吗?你是否变成了应试教育培训出来的一台机器?你自我的特点在什么地方?除了分数之外,你学懂了什么?你在所学的领域有没有好的创意?在实际工作中,你学到的知识能否派上用场?
不好被应试教育训练成机器。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你们经过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这天进入了大学,就应划上一个句号期望你们能挣脱一切束缚,开始真正的领悟和思考。(结婚红包上写什么)
如何真正学习并领悟领悟和思考呢?在大学期间,务必学习并领悟三种领悟和思考的潜质,这三种潜质能够帮忙你们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潜质,是自学的潜质。读中学时,老师会一次次重复课本资料,但进了大学后,老师只能充当引路人,学生务必用心主动地探索、领悟和实践。在大学四年,要学习并领悟从一个被填充知识的人,变为自学知识的人。不能只会背诵,还务必要有明白的潜质——这包括举一反三的潜质,知其然也知其因此然的潜质,无师自通的潜质,等等。
该怎样培养自学潜质?很简单,你务必学习并领悟问“为什么”。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只要学习并领悟“什么”就能够及格了,但在大学里,必须要学“为什么”。当你真正明白一件事为什么如此时,你才能举一反三,无师自通。问“为什么”,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随时发问,上课问、上网问、问同学、问兄弟姐妹……只有这样,你才真正学懂了,学到了。
第二种潜质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潜质。不好只知道公式是什么,理论是什么,而且要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很多人进入社会才知道,以前学的会计、统计、哲学、文学之类,可能都不是你的老板要求你掌握的知识。有人说,其实在大学里学到的真正有用的知识,只是生命中要用到的5%而已。
因此,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学以致用。例如,老师教了你怎样写英文,你要知道,怎样把英文技能应用到写一个真正的公关稿上;再比如,老师教了你怎样编程,你要知道,编程如何转换成商业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的产品。
这需要在领悟时多问一个问题——“有什么用”。我记得,我女儿小时候十分不钟爱学数学,她觉得像指数之类的东西没有实际用处。直到有一天,我问她:“如果有100元钱,存在银行,每年10%的利息,10年以后你会有多少钱?”当她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居然不是200元,而是259元的时候,她突然对数学有兴趣了,她想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就告诉她,指数,还有其他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十分有用的,关键在于融会贯通,知道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
第三种潜质是criticalthinking,也就是批判式思维的潜质。每一件事情,都有多方看法,不是只有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意见,每个意见都值得了解和珍惜。不好被教条束缚,要学习并领悟用不一样的观点来看问题。
创新工场的工友王俊煜是北大元培班的高材生,毕业后进入了谷歌。谷歌是一家很了不起的公司,但是这家公司有十分强烈的工程师文化,每做一个产品,都想着技术如何酷,如何难,如何难以被竞争对手效仿。但谷歌工程师较少去想,用户要这个东西有什么用。王俊煜是个个性重视用户体验的人,十分在乎用户的感觉。他深深地了解,一个产品不论技术有多难,如果用户不钟爱用,还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他在谷歌的时候就多次和人发生争执,正因公司里的工程师文化,他的声音经常被淹没。那时,大部分用户体验设计师都会“识相”地做些强势、资深的工程师期望做的东西,但王俊煜执着地提出自我的想法,在三四款产品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得到了工程师的尊敬。批判式思维给了他信心,于是他决定加入创新工场,成为豌豆荚的共同创始人。这天,豌豆荚可能是创新工场投资的所有产品里,用户评价最高的一个。王俊煜的故事说明,咱们不能只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必须要尊重不一样的观点。
怎样样培养批判式思维潜质呢?推荐你们每碰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不但要学习并领悟问“为什么”,还要学习并领悟问“为什么不”。为什么必须是这样,为什么不可能是那样?这会让你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
我女儿以前参加辩论社时,她问父亲:“我辩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应怎样选取我所支持的观点?”我给她的推荐是:“你永远要选取那个你不认可的观点。”她觉得很个性,明明不认可这个观点,为什么要去辩论它呢?按照我的话做了几次之后,她慢慢了解了,当你去辩论你所不认可的观点时,会有很多好处。首先,对方的辩论方向你已经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更容易取胜;透过变换视角,你必须会很惊讶:你原先不认可的观点其实也有必须的道理;最重要的是,你会真心明白并坚信多视角看问题的好处。这种练习能够让你更容易平衡不一样的观点,成为一个有批判式思维的思想家。
如果你不期望在四年大学后成为应试机器,就就应多问“为什么”,“有什么用”,以及“为什么不”。这几个问题能帮忙你学到自学的潜质、实践的潜质和批判式思维的潜质。
三、培养情商,避免成为孤独、被动的人
不少大学毕业生都对我说:“李老师,我感觉很孤独,很被动。”有一位同学说:“我的人际潜质不强,人际圈子小,又没有什么特长引起别人的注意,即便在社团,也不知道怎样跟别人建立关联。”
这种现象很自然。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长大,你们可能很少有时刻,在领悟之外培养人际关联。我推荐你们利用大学四年,发奋提高自我的情商。
所谓情商,就是和别人交流的潜质、将心比心的潜质以及得到别人信任的潜质。以后进入业界你就会发现,这些潜质都是十分重要的事,个性是得到别人信任的潜质,正因信任需要很多时刻来培养,但犯一次错就可能将其毁于一旦。
培养情商的第一步是培养友情。读大学时必须要交几个要好的兄弟姐妹。大学的友情不容易变质,往往能够受益终生。期望你们能将心比心,像好兄弟姐妹对待你一样对待好兄弟姐妹,成为你的好兄弟姐妹的好兄弟姐妹,与兄弟姐妹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分享能让痛苦减半,分享能让愉悦加倍。期望你们在大学四年交到一批真正的好兄弟姐妹。
第二,要培养自我的表达潜质,也就是口才。不好认为自我很聪明、能够思考就足够了。希腊哲人说过,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如果不善于表达,其实就等于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
美国一位着名的创业家,Pandora公司的创始人蒂姆·韦斯特格伦(TimWestergren)说:“如果我作为一个创业家,能够从上帝那里要求一样礼物,那我会挑选‘口才’。”
创业者想要成功,他务必影响他周围的人,如投资者、顾客、用户等等。一个有口才的创业者,能够更好地领导员工,能够让员工明白自我的愿景,能够激发员工的斗志和潜力。虽然只有口才是不够的,但我见到的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出色的表达潜质。口才不是学校里哪一门课程能够学到的,务必自我发奋锻炼。
第三,在校期间要多争取实习、实践的机会。大学四年,如果想成为一个受人钟爱、有魅力的人,就要多领悟团队合作。进入社会后,团队合作代表了一切,但在课堂里面,通常是不那么鼓励团队合作的——考试时的团队合作不就等于作弊了么?因此,在读书时必须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践的机会领悟、培养团队合作潜质。
“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这句话告诉咱们,务必去实践,才能明白一个团队是怎样工作、怎样设定目标、怎样到达目标的。只有领悟如何跟人协作,才能增加你的情商,提高与人沟通的潜质。
我在谷歌工作四年,在创新工场工作两年,在这6年的时刻里,我没有雇用过一个没有实习经历的毕业生。因此,当明年暑假到来的时候,你们不好回家去玩一个暑假,而要去找实习的机会,正因暑假是少数难得的能够自我支配所有时刻的机会。
没有一个从未实习过的学生能够进入谷歌或创新工场。学校的老师、学校的课程并不真的了解企业需要什么。唯一掌握实际工作经验的方法就是去企业实习。如果找不到创新工场、谷歌、百度等好的公司去实习,你们能够去任何一家公司。能去一个对口的公司最好,不能也没问题。找不到技术公司,就找服务业,哪怕是到餐馆里端盘子都有价值。虽然你不会想端一辈子盘子,但端盘子的时候,你有机会跟周围的人接触,这会让你成为一个情商更高的人。
除了实习,学生社团也是领悟处理人际关联的好地方。社团其实是一个微观的社会,参加社团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十分好的领悟方式。
总之,提高情商的三个好办法是:培养友情,锻炼口才,争取实习机会。
如果在社团活动中犯错了怎样办?在争取工作机会时碰壁了怎样办?万一去百度应聘被拒绝了怎样办?万一他们嘲笑我怎样办?万一发现自我潜质不强,周围的人都比我优秀怎样办?出现这些困惑都很正常。这时必须要用心主动,不好畏惧失败。
从大学第一天开始,你就务必从被动转向主动。要成为自我的主人,用心管理自我的学业甚至未来的计划。只有你能管理自我的未来,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天的社会里,只有一个用心主动、不怕失败的人,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我的人,才能在工作里得到最多的机会。遇到挫折时,绝不能消极甚至放下,你的被动其实就是弃权。你不去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解决;你不去做决定,也是在做决定——这只会让你成为一个被动的、消极的、不成功的人。
谈到犯错,咱们这个社会往往是不鼓励犯错的。但仔细想想,咱们每个人都失败了很多次。你可能不记得,你第一次尝试走路的时候肯定跌倒过,你第一次张嘴说话的时候肯定说错过,你第一次游泳的时候也许差点儿被淹死,你第一次投篮肯定没有投进……但此刻这些事情你都会做了,正因你没有被失败打倒,从失败中学到更多。在我个人的职业生涯里,我学到的最大的教训、最好的经验都是来自于失败,而不是来自于成功。
乔布斯有一句话让我个性感动:“‘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生命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性命中重要的选取。正因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有时候人们会担心自我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将要死去,这是我所知道的避免这个念头的最好办法。你已经了无牵挂,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