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有修养,有情趣的人,必是一个春来踏青郊游,夏至海滨休闲,秋天登高望远,冬日享受阳光的人。一个钟情自然山水之间,养旷达之风,育浩然之气的人,必是一个有着美好心灵的人。
2.对于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来说,金钱往往是很重要的东西。因为它意味着健康、力量、幽默、慷慨、仁慈和美丽。缺乏它则意味着疾病、贫困、衰弱、耻辱、拘谨、难堪和丑陋。
3.人的良知从何而来?从良心而来;良心从何而来?从人的天性而来。
4.人的心灵就是一畦田地,种什么长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都不种,就会荒草成灾。
5.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性。人之初,性本善之性。心即是性,性即是心;人心即是人性,人性即是人心。
6.人的灵慧之心,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心灵创造的结果,就是建构一个基于现实,高于现实,超越现实的美好世界。
7.人的心灵充满了智慧、精明、和理性,心灵足智多谋,单靠自身便能创造出许多了不起的东西。
8.心灵产生思想,思想是一种超光速传播的信息微粒流。
9.心灵孤独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心灵在孤独中沉思,常常能勘破一些俗事,收藏一些永恒。
10.感觉仅仅是心灵活动的起点。人的`心灵活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在本质上更具有社会性。
11.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星星却纷繁得难以计数。
12.在人生的漫长道路上,你自己的心灵就是你惟一的向导和老师。
13.心善即天堂,心恶即地狱。
14.人生没有草稿,只能一次完成。因此,特别需要用自己心灵的慧笔去一点一画地认真描绘。
15.在人生的道路上,谁也难以逃脱“得、失、毁、誉、褒、贬、苦、乐”这八种状况,然而,君子却能心平气和,坦然对之。何能如此,关键在于心灵的自我调节与自我平衡。
16.心灵糟糕的人,总是在不顺畅中生活,内心沉郁,日月暗淡。这种人,往往也是过分自私的人。过分自私的人,本身就是一种艰难。
17.心无邪思,意无邪念,行无邪恶,人就活得清明自在。
18.心灵相通,就是两颗心心心相印,即使不说话也是一种交流。
19.一人独处,须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扫凡庸之尘氛,忘心灵之芥蒂。
20.心灵有时像眼睛,它看不见自己,却能识别其他东西。
21.晨风夕月,丽日蓝天,阶柳庭花,大自然美景处处都是,无奈大多的世人忙忙碌碌,无心留意,不会欣赏。只有淡泊名利的智者总是保持着一颗恬静的心灵,忘情山水,乐观豁达。忘记烦恼,青春永驻;忘记钱财,洗尽铅华;忘记功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2.心灵状态,一般情况下似平静的水面,只有外界的干预或介入,才涟漪万状或狂澜骤起。
23.心灵就好似一种声音,一种气,一种风;它是一个人的精神,它至高无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24.生活中,真正富裕的人,反而不愿意露富;真正品德高尚的人,反而不屑于让别人赞美自己;真正身份高贵的人,大都有一颗平常淡泊的心灵。
25.当今社会,物质生活在无限地扩张,而人的精神生活却日益萎缩。
26.理性心灵,它观察自身,分析自身,把自身塑造成它所选择的那样,它自己享受自己的果实。
27.做人的真理,其实就是心灵的纯朴、真诚和健康。
28.兰以火而浓香,茶以烹而清苦,本质之心灵;鹿得草而寻群,蚁得食而报众,仁义之心灵;蜜蜂职责分明,秋雁飞行有序,法纪之心灵;鸡非定时不鸣,燕非春日不至,持诚之心灵。物既如此,何况人乎?
29.与人交往,好比养花,用心不到,照顾不周,花儿就会渐渐暗淡以至凋零。
3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认为,人的心灵活动是由动机引起的,在人的自我实现中,动机始终伴随着人的心灵活动。
31.知识滋养心灵,学问改变气质。
32.人的自由首先是心灵的自由。
33.心灵与心灵之间有一段距离,只有理解和爱才能缩短这一距离。
34.以诚待人,人亦以诚待之。诚是做人的起点,也是做人的归宿。心诚能使亲情更加温馨,友情更加可贵,爱情更加牢固。
35.人贵自由,国贵独立,比个人和社稷更宝贵的是心灵的自由,思想的独立。
36.眼睛是认识心灵的窗户。从一个的眼睛可以看出他对世相百态的反映。因为与人的眼睛连得最紧的就是心灵。心灵捉摸不着,但它随时随地可从人的外在表现上流露出来。
37.禅定,是一种心灵的无欲无虑无为状态。
【关于心灵的句子精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