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的光阴美文(2)

时间:2021-08-31

  【3】

  “桃花坞”是家小店,名字又好听又有意境,桃花灼灼,日光艳艳。铺子里的披巾,像小店的名字一样有着旖旎的表情,或冷丽热烈,或沉郁清艳,或孤静素洁……

  “琳琅纪”和“桃花坞”挨着。看到“琳琅记”就听见鸣琴流水,就听见月色底下,夜行美狐立刻的铃声,就想起“外面风雨琳琅,漫山遍野都是这天”……

  “欢喜地”,大红底子衬着仨字,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俗世喜悦。

  “风物清嘉”——清嘉弄弄口的字。弄口那间小铺,里面的陈设很居家,似曾相似的妥帖感,像是瞬间穿越到了古朝代。

  店主是年轻女子,眉目淡静,话一句也不多说。莲花缸里有锦鲤。暗哑的老银器生了锈迹。木头案几上摊着书卷,毛笔搁在笔架上。瓷器,茶具,古琴,清水。粗麻,丝绸,唐衣堆叠在镂花老柜子上,绣片上的凤凰展翅欲飞,冶艳蚀骨,美得攻城略地——从《诗经》的蒹葭苍苍里来,从宋词的迢迢烟水里来,惊艳了古老遥远的时空。

  昆曲博物馆修葺之中。和欣欣慢慢折回,日影已高。弄堂里的狗狗在瞌睡,看到人来见怪不怪,唤它,眼睛睁一下,又懒洋洋闭上。河边有拍婚纱照的男女,穿旗袍的女子靠着小爱人的肩,笑得妩媚如花。

  几个阿婆在枇杷树下,老虎钳夹鸡头米,尖尖一木桶,手边口里都忙着。苏州话缠缠绕绕,完全听不懂,但那种吴音里的软糯,完全有别于北方砸榔头一样的掷地有声。吴侬软语里的山高水低,仿佛是莺声呖呖花外啭,仿佛是十八里相送九曲回肠的一叠三叹。

  有人挑一箩筐莲蓬,沿街叫卖。“采莲南溏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里的莲蓬,沾着风露水气,穿越南朝烟水,秦时明月,一路摇曳着清芬,扑入眼底,与我脉脉相望。

  在“猫的天空之城”时尚了一把,选了几张明信片,寄给了三、两好友。欣欣的一张寄给了未来的自我,等多年后收到这张自我亲手书写的信,想来或许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吧。阳光静静撒在天井里,常青藤幽幽地绿着。被遗忘的时光,轻巧巧踮足走过。窗下有只白猫,天荒地老地睡着。我在桌前写着字,似听见漫漫光阴,潮水般哗哗回溯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