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气若兰美文

时间:2021-08-31

静气若兰美文

  屋里的兰花开了,素色素心。

  人是有格的,亦称气节,古人挂在嘴边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意思是人格比命重要。花也是有格的,西方人说的花语,就是一种“花格”。格是一种奇怪的东西,隐隐约约,摸不着看不到,但又有无限的'力量。人格自然有力量,它会定格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让人不敢逾矩,不敢出格。“花格”同样有力量,比如兰花的“格”是安静,在似有若无的兰香里,说话会轻轻的,走路会悄悄的,就是翻一页书,也会尽量控制好声音。如果弄出很大的动静来,便会觉得与读书格格不入,因为已经出格了。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都喜欢去歌厅,在歌厅里吼一嗓子,宣泄一下郁结在心中的情绪,并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减压。穿梭在人群里,身心确实容易疲惫,不用这种方式去发泄一下,似乎日子会很难熬。其实,有过这种经历的人都会发觉,每次从歌厅里出来,走在行人稀少的街头,心便像一叶孤舟,漂浮在茫茫无边的海上,找不到归宿。街灯已阑珊,阑珊的还有一颗惶惑的心。这种伤感远远盖过了在歌厅里发泄时的快感。这时才知道,我们已经背叛了自己的心灵,越过了心灵之格。

  人生有味是清欢。不管是日子淡如秋水,还是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心灵都需要安静。每临大事需静气,有静气,才有大气,才不会轻易迷失在光怪陆离的尘世灯影里。

  钱钟书年少时也轻狂,清华英语专业毕业时,校长冯友兰通知他留校继续攻读西洋文学硕士,这算破格录取。但他一口回绝了:“整个清华,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但成名后却甘于安静,淡泊名利。国内18家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并有优厚酬金,钱钟书却不愿参与其中,笑着对前来邀请的人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钱先生的花圃里是否有兰花,不得而知。但他确有兰花一样的格,静若秋水,红尘如洗。

  胡兰成说,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安静。我以为,把它放到兰花身上,似乎更贴切。丝丝缕缕,轻轻浅浅,静如没有涟漪的水面。做一个静气若兰的人,不贪慕俗世的虚荣与浮华,于角落里默默开放,保有独立而随意的品格,有什么不好吗?

【静气若兰美文】相关文章:

1.静气美文

2.静气的美文

3.古镇静气美文

4.《江水若兰》美文欣赏

5.静气最美散文

6.若兰走西安的短文散文

7.幽香若兰的散文

8.心若兰花-心情随笔

上一篇:幽兰美文随笔 下一篇:再游兰州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