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经典美文(2)

时间:2021-08-31

  秋天的经典美文二

  其实对于秋天,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到“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可见秋天带给人的感悟和思考似乎比别的季节多一些!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都被各种人造的机器包围着,比如空调、电扇之类,因为它们能够在炎热的夏日里,给我们带来清凉和舒适。可又有谁能够在立秋前后体会到“秋气”已至,以及给我们带来的不同于夏天的身心感受呢?也许你会说,立了秋依然是那么热。没错,但是秋天的热与夏天不同—秋天的热,不再让人觉得湿热难耐,即使大汗淋漓也透着清爽;秋天的热,不再让人感觉无边无际,即使太阳底下晒的爆皮,阴凉处已不再高温;秋天的热,不再没完没了,当夜晚来临时,必然凉风习习;秋天的热,会让人格外珍惜,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许多人喜欢秋天,是因为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对于田间劳动的人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忙碌的季节。来到田野,瓜果梨桃,无处不是硕果累累。忙碌使生命充实,收获能给人带来各种美好的感受。

  许多不喜欢秋天,是因为看到了秋天的萧条景象,感到无限的落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写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的描写,不知道勾起多少人,对秋的萧瑟与悲凉的感受!

  我喜欢秋天,源于农村长大的经历,让我从内心深处有对收获季节的期盼,对秋天田野里那硕果累累景象的向往,对忙碌中充满希望的心情的美好回忆。

  我喜欢秋天,因为秋收后那广袤无垠的平原,带给我无限遐想。在华北平原的腹地,只有在秋收后,树叶落尽,秋高气爽时,才能站在高处,看着无边无际的大平原,任凭自己的思绪跟随那蓝天上大朵大朵的白云飘向远方。

  我喜欢秋天,还因为秋天苍茫大地上孕育着无限的生机。秋收后的大地看似萧条、悲凉,然而并非寸草不生。我们都知道,冬小麦是在秋天播种出苗的;当你拨开变黄的野草,也能发现无数嫩绿的新叶正蓄势待发……这些生命都是在萧瑟的秋季萌发,经历漫长寒冷的冬天,来年春天重新给大地带来无限的希望和生机!

  在一年的时间里,春夏应该是做加法的季节—萌生想法、制定计划、开始实施,随着计划的实施,又有新的计划产生。但秋冬应该是做减法的季节—看看哪些计划已经完成,哪些需要修正,哪些需要终止,不至于在年终总结时才发现。而且开春那雄心勃勃的计划多数半途而废。完成任务,及时总结也是在积蓄力量,为继续前行做准备。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没有春的冲动,没有夏的焦燥,没有冬的沉闷,只有秋的稳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