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全国各地温差较大,北方主要以冰雪天和阴天为主,南方则雨雪晴天都有可能,变化较大。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小雪节气的美文,欢迎阅读借鉴。
今天是11月22号,农历十月初五,小雪节气。气温和昨日并没有什么区别,太阳依旧高悬,但并不暖和。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也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逐渐由雨转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所以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早上起来,确实能够感到寒意侵袭,一条单薄的裤子并不能挡住凉风蹿进骨缝,人们逐渐褪下秋衫穿上了厚重的大衣或者绒袄。不过是吃一顿饭的功夫,暴露在空气中的双手就被冻得通红且僵硬。
落叶树的叶子早就落了,露出干枯的深褐色的枝丫瑟瑟的立在风中。而那些常绿树虽然仍旧枝繁叶茂,但是却少了几分夏日里的生机,如同疲累的老人在打着瞌睡。
这个季节的校园里没有什么花,唯有南天竹的果子红艳艳的挂在枝头,倒也十分惊艳。有时也能看见没有落完的金桔,挂在枝头,莫名喜庆。
这个季节偶尔有风,风虽不大,但是尖锐,带着初冬的清寒吹在脸上有些疼,路上的行人都带上了口罩和围巾,以保护薄弱的面庞和脖颈。
虽是小雪,却并未落雪,但是人们都知道,凛冬将至。
小雪时节到了。
金黄色的树叶在冬阳的抚摸中慢慢飘落。没过几天,村旁的树木在一夜北风吹过后,光秃秃的摇曳着,似乎带着满腹委屈,在无可奈何中,只能用摇晃诉说心事。山野上,在往年,除了一部分因年轻人外出、或者老人无力种植的撂荒地以外,之间还夹杂着一块块的耕地,留在家里的老人,除了接送孩子上学之外,还挣扎着营务,有的种着冬小麦,有的种着油菜籽,到夏天时,打电话把出门的儿子媳妇叫回来,收割打碾,收入的粮食折合成钱,好多时候都还不够孩子们来回的车费,对此,儿子媳妇们多次劝说:别种了。可老人们舍不得撂下耕地,种了一辈子的地,有了感情,如子女般一样疼爱,舍不得呀。到了今年秋季,镇上统一安排,给山上都栽上了花椒树,发展经济树林。出门打工的孩子们,再也没了后顾之忧。
山地里没有了活,农人们也就闲了下来,等着哪日突然变天了,气温下降,天上乌云翻滚,地上北风狂吹时,人们不约而同的来到川地里,匆忙铲白菜,挖胡萝卜,苫大葱,不出一两天,村旁或者地头,砌满了一个个白菜垛子,成为初冬的风景;胡萝卜进了窖,挤在一起,说着悄悄话,不外乎一场雪事马上到来;大葱一畦一畦苫上白色的棚膜,在冬阳下眨着眼睛。旋耕机响了,在欢快声中,翻过的泥土痕散发着土香。冬阳是个宝,晒地不可少,遇上好天气,不出十天,地里的土疙瘩晒干了,开始浇冬水了,汩汩的水流,亲吻着土地,是那么动情,一夜之后,地里盛满白花花的冰块,土地冬眠了。想着来年,肯定是墒饱地肥,播种满眼绿色和希望。
村子里没有了牲畜,人们也不需要柴禾,地埂子上长满了蒿草,干枯了,踩在上面软软绵绵的,齐大腿那么深,不时有觅食的山鸡从前方不远处扑腾着飞起,几个起落,又落前方不远处的草丛中。好多年前,人们缺吃少穿,当然也缺柴火,一到冬天来临,夏秋之际牲畜吃剩下的蒿草,勤快的人们,早早割下来背回家烧炕,全家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望着眼前的枯草,心里想,时代变化真快,如今已成为草荒了,过不了多久,农村和城市一样,也该专门派人清理荒草了。抬头望去,几只白鹤在南河上空飞过,赶来越冬来了。是呀,与小时候相比,我忽然想到“幸福”这个词语,看着村里的年轻人出门了,老人们除了照看好孩子,还那么勤快,力所能及的种地贴补家用,不能出门的妇女们,去就近邻村采收蔬菜打日工。
看到这些,我的心里顿时产生了一丝快乐:送孩子到东北长春上学,从西北到了东北,看到了沿途风景,领略到了长春的风,是一种幸福;送女儿去龙城天水,见到了几位想见的诗人和朋友,坐在一起吃一顿饭,海聊一番,是一种幸福;时间长了想孩子,是一种牵挂,心里像丢了魂似的,尤其天冷了,想着异地的孩子是不是冻着了,有没有穿暖,挨到周日孩子没课,和他们开视频聊聊,看看他们的模样,听听他们的声音,心里顿时感到幸福的滋味蔓延。仔细回想,今年我受伤之后,在无奈和不断自我宽慰中,走过了春夏秋三季,在冬季到来时,在小雪之际,我该把忧伤忘记,我为什么要不快乐呢,看看那些年迈的老人、看看那些瘦弱的妇女、看看异地求学孩子的笑脸,以及飞回来越冬的白鹤,瞬间我的心里平静了下来,困境是暂时的,过了小雪,我会健康起来,身体康复了,明年我还可以把今年耽搁的补回来,人一定要活在向往和不断努力中。
看着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我迈开步子,走过小雪时节的门槛,丢掉大半年的无奈,沿着幸福,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