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感谢的话(2)

时间:2021-08-31

第二篇:《写在毕业论文的结尾—致谢》

  写在毕业论文的结尾—致谢 手指终离开键盘,临窗遥望天边,红日在缓缓升起,又似乎只是一瞬,便跃出海面;我的三年青春停留在这个校园,又似乎只是一瞬,即将转身离开。感叹时间荏苒,感叹韶华难留。三年的所学,三年的思想感悟均凝结在这篇文字之中,仅以此献给我逝去的青春。 感谢我的导师孙景余教授,三年前教授不嫌我锐气浮躁,将我召至门下为开山弟子,三年之中,教授教诲我在学术上要严谨治学,在生活上要建立良好的社交。教授总是在关键时刻点醒我,给予我一生受用的箴言。教授给予我的不是一篇论文,一本书,而是一种人生哲学,学生必将永生难忘。 感谢职教所宁永红老师在论文选题时给我的灵感,以及论文修改阶段给我的建议,是她给我鼓励,让我充满自信;感谢孙耀中老师在统计学方面给我的指导与帮助,感谢职教所曹晔教授,感谢所有教过我的各学科教师对我的知识传授,感谢研究生处所有老师对我的培养与关心,感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所有为研究生教育工作付出辛勤汗水的教师,祝你们工作顺利。 下面说毕业论文,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写毕业论文。我总结了,毕业论文和生孩子的过程其实是一样一样的嚎~生孩子有两种方式,一种顺产,一种是剖腹产。一般来说,顺产比较痛苦,但对自己和孩子都好,如果准备妥当条件适合的话最好顺产。而有些人胎位不正或者婴儿过大的话需要剖腹产,并且剖腹产当时不疼可麻醉药过之后更难受,并且一胎剖腹产的话二胎必须得剖腹产。 于是,你在上文中将顺产换成论文自个儿写,将剖腹产换成论文百度写,不影响原文意思的表达。 感谢我的08、09级八位师弟师妹牺牲自己时间帮我统计数据;感谢我的同窗,所有07级职业教育学的同学,是你们的相伴给了我思想碰撞的火花;感谢我的宿舍伙伴,是你们的真诚让我不断成长;感谢我的朋友“六人行”,和你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让我永远难忘。 更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我已在外读书七载,未能在您们身边尽孝,却扰您们为我不断操劳,我真心的祝愿您们健康长寿,天天开心,我将用一生的奋斗去回报您们的恩情。

第三篇:《知名专家谈如何写毕业论文中的“致谢”》

  毕业论文的“致谢”:写实与肉麻(邢志忠)

  2011-4-30 21:47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毕业论文 论文答辩 硕士论文 代表性 洞察力

  进入五月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评审毕业论文和参加论文答辩的季节。每次收到博士或者硕士论文,我都愿意先看看作者的“致谢”部分,它反映了学生的个性、对老师和同学以及家人的态度,有时候很有趣。特别有趣的是一些平时看起来很低调很老实的学生,感谢起人来用词十分肉麻。

  (1)一般学生们首先感谢的都是自己的导师。当然只能说好话,不能说坏话。即使学生在心里面对自己的导师很不以为然,甚至还闹出过些不愉快,但是在论文中还是要说些冠冕堂皇的溢美之词。比较有代表性的词汇包括:“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正直”、“人格伟大”、“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功底”、“平易近人”,等等。此外,学生还会说导师的教诲对自己影响深远、让自己受益终生之类的话。

  (2)我最恨自己的学生写一些不着调的肉麻话。我的原则是只改“致谢”中和自己有关的部分,不管其他部分,因为“致谢”是很个人的事,我老人家没必要也没权利管得太宽。我要求对我的感谢一定要靠谱,不能太夸张。但是尽管如此,有的学生还是要肉麻一番。比如张同学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写道:

  “邢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文采飞扬,而且喜怒形于色。”

  本来我当时在组会中对这厮的论文致谢大肆抨击了一番,但是他老人家真不是省油的灯,非要全组人员掉一地的鸡皮疙瘩不可。最后我老人家也不和他较真了,只是在一堆肉麻词汇之后加上了“喜怒形于色”,算是部分扭转了他的飞天之梦。喜怒形于色是我老人家的真实写照。

  (3)后来我对学生的“致谢”要求越来越严,上述特别离谱的溢美之词逐渐减少。比如晁同学的论文中出现了这样朴实无华的表述:

  “在科研工作上他强调内容和形式、质量和数量的双重性,对我们所犯的各种低级错误经常大法雷霆,批评起来毫不留情面。”

  令我老人家哭笑不得的是,这厮在最后版本还是把“大发雷霆”写成了“大法雷霆”。最后一个毕业的罗同学的“致谢”也被我批得体无完肤。我看到那些夸我的话就生气,就质问她“既然我这么优秀,你当时为什么不听我的?”“我怎么没看见你从我这里学到这些或那些?”,要求她统统删去。当一个学生平时不听你的,最后却猛夸你的时候,你作为导师剩下的只有悲哀。

  (4)很多学生会把七大姑、八大姨都拉出来致谢一番,虽然是好意,却使得“致谢”变成了“一个都不能少”的主旋律,使得文字的可读性大打折扣。另外,有的学生喜欢事先把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都写出来并感谢一番,这是个不太好的做法,不予鼓励。

  对同学和朋友的感谢是人之常情。但有的同学连本单位看大门的师傅都要感谢一番,给人以宽厚仁义无比之感。有的同学在毕业论文后面写一段古文,之乎者也,弄得评审的人一头雾水。有的同学把“致谢”当作卖弄文笔之处,竟然能写出长达三页的感谢来,且为抒情散文体!那神马,My God。

  (5)最煽情的部分往往是对自己的女(男)朋友、妻子(丈夫)和父母家人的感谢。有的同学在这一段肉麻死人不偿命。尤其是一些平常性格内向的同学,煽起情来那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把女朋友和老婆的作用夸大到My God的档次,那些小词别提多小资啦,活生生的一封情书简化版。嗨,这里我就不点名举例了,毕竟这不是我老人家的势力范围。

  相比之下,国外有些学生的论文致谢就更生动活泼,有感染力。比如有人会感谢他的宠物狗,有人会提到一些很细微的生活细节(一起喝咖啡讨论问题等)。中国学生的“致谢”八股文,真应该改一改啦。

  (6)在我的学生中,对我的“致谢”部分唯一没有被我改过的,是周同学的。虽然也都是好话,但是基本还算靠谱,基本没有太夸张。我把它抄下来,做个结尾: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邢志忠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衷心感谢邢老师在过去的五年中对我的学习和科研生活所倾注的大量时间和心血!他不厌其烦地教导我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做科研,如何成为真正的职业物理学家,并毫无保留地与我分享他丰富的生活和科研经验,这对于我来说

  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邢老师经常与我讨论他有趣的物理想法,他对前沿方向的准确把握和对物理问题的独特见解使我受益匪浅。邢老师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他对现实生活和科学理想之间平衡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这五年的学习生活是伴着邢老师坦诚的谈话、严厉的批评和不断的鼓励度过的,他给我提供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在科研事业上对我一如既往地强烈支持,这一切都令我终生难忘。”

  那神马,好像也够肉麻的嘛。^_^

  陈安的博客:研究生论文致谢为何尽量不要谢男/女朋友? 2011-4-30 22:2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女朋友 研究生

  邢志忠同学写了一篇关于研究生们毕业论文的致谢问题,题目《毕业论文的“致谢”:写实与肉麻》,链接

  俺们觉得这个事情很有趣,也跟一篇,谐趣一下。

  非正经话题,您老别正经参与。

  1,一般情况下,那些上研究生上得比较痛苦,最后灰常憎恨导师的人,会把对于导师的致谢写成悼词一样。那里面的含义,神马神马的,我就不说了,自己猜去。

  2,有些童鞋致谢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我当时在北航认识一位博士,他有深刻教训。他在还没和人家结婚的时候,写道:感谢XX玲小姐(看这词用的),在我撰写博士论文的时候经常为我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没事一样,我这才躲过大难一场,完成了论文。云云,答辩不久,那女孩就和他分手了,我甚至怀疑是致谢里那个不合适的词闹的。以后每次翻开论文,甚至别人喊自己博士的时候,可能都会联想到提壶续水的事情,大大得不好啊!

  3,论文属于学术产品,生活里的事情能不感谢别感谢,反正你三姨夫也不会看你的论文,心里知道就可以。可是,现在的致谢都是会把生活里的事带到学术上去。感谢我亲爱的四姑在灯下给我削过一个苹果,感谢六姨奶奶在我困难的时候支持了我3000元钱,否则我就没法买衣服了。我的小舅子虽然喜欢打架,可是在我写不出论文而发急欺负他姐姐的时候他没有把我打残废,我也特别感谢他的宽容。 4,实事求是有实事求是的好。比如,我的导师在一次吃饭的时候说:所有的学生致谢我都加一句,感谢老师的鞭策。唉,看来我的鞭子是经常策孩子们啊,都留出伤疤来了。然后,在座的同学就都心怀鬼胎地笑了。

  5,真要拍马,就拍得稍微专业一点。比如对于陈老师我,从第一个学生开始大家就一致说我有“人格魅力”,让我心中大乐,顿时觉得自己更有魅力了。如果有学生说:“陈老师始终专心致志地做科研”,那就基本上是在拿鞭子抽我呢,我写博客的时间呢?咋算?!

  有匿名读者留言:现在的男女朋友,同居的比例太多了。如果你们分手了,你后来的丈夫顺藤摸瓜,就能找到当年与你亲密的人。

  研究生学位论文要重视题目、摘要和致谢的写作(王德华)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致谢,题目,摘要,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题目、摘要和致谢要高度重视。

  原因很简单:读者(包括评审专家)一般是首先阅读的。

  题目。学位论文的题目要简明,精确表达自己论文所包含的内容。如果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完整的实验设计),应该不困难,需要的是认真思考一个切题和有新意的题目。如果论文是拼凑的,或者是几个不相关的实验(研究),几篇独立的论文,这样就有些为难了。不管怎样,选择自己认为最拿手的那部分作为题目,其他内容如果可能,可以考虑作为附录。

  有时候会发现,论文的题目冗长、不达意、包含内容过多、缺乏新意等。最难堪的是题目中竟然有错别字。

  摘要。论文摘要是一篇论文的精华中的精华。审阅专家和读者是一定首先阅读的,与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是一样的,直接决定着读者是否有兴趣读下去。在摘要中,一定要包括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意义)?怎么做的(方法)?获得了哪些重要结果?得出了哪些重要的结论?这些结果或结论对学科(领域)有哪些贡献?是否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要突出结果和结论的新。注意:条理要清楚;描述简练、准确;前后有逻辑性;主要结果和结论明确、清晰。千万不要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也要认真核查。

  有时候发现有些学位论文的摘要不像是摘要,有些学生还包含参考文献的分析(文献综述),整个摘要是流水账,主次不清,结果描述繁琐,结论模糊甚至没有结论,前后没有逻辑性,段落排列很随意。要是再有数个错别字,标点符号混乱,想留个好印象就难了。即使后面的论文主题部分很出色,也只能是遗憾了。

  致谢。尽管研究生在撰写学术期刊论文或做学术报告时,有时候会忽视或忘记致谢,但由于学位论文中有“致谢”这一项,一般都不会忘记。研究生学会致谢,有致谢的意识,是应该的,这是一种素养。如何撰写致谢,很多老师有精彩的论述(如邢老师的博文:毕业论文的“致谢”:写实与肉麻)。该致谢的一定要致谢,至于如何表达才不肉麻,关键就是:真和实,真诚的表达,写实的描述,忌讳夸大、虚和空。对于认真负责的导师,致谢是很容易写的。最困难的就是,导师没有认真指导,或者学生几年下来没有多少收获,这个时候很为难,就只能写些虚夸的文字。其实这样的夸大其词的文字,更使这样的导师难堪。道理很简单:如此造诣深厚的导师,你怎么会没有受益呢?自己的论文怎么会如此这般呢?

  致谢最忌讳将导师的姓名写错,将被致谢人的姓名和职称写错。不是教授的不要写成教授,不是博士头衔的不要写成博士(在读的师弟师妹们,不可以称为博士或硕士),那样会让人很尴尬。

  题目、摘要、致谢,这三部分是一般读者最先阅读的,很关键。所以,研究生们高度重视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