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候我都能够从头再来励志故事(7)

时间:2021-08-31

  有一天,王杨娇偷偷和王文洋、王雪龄去看了一场电影。那是一部黑白的战争片。“我真的很想像战士那样在战场,而不是在家里打仗。”母亲后来说。

  终于,等到王雪红去柏克莱大学读书时,1975年,母亲王杨娇决定带着最小的孩子王文祥一起去美国,身上只带了3000美元。

  刚到美国,王永庆并不知道妻子会留在美国,所以没有给多余的钱,倔强的王杨娇也不想开口找他要。“带着九岁的孩子,我必须安定下来,每天都哭。”晚年的母亲如此向王雪红讲述:“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会说第一句英文为止。”

  那时,王雪红还在念书。王杨娇就和贵云、雪龄商量,拿了雪龄和贵云的嫁妆三万美元,当首付款买了柏克莱的一套房子。屋子后街有一个牧师,他总和王雪红一起鼓励母亲王杨娇去读书。后来,王杨娇就每天走半小时,到柏克莱大学前的成人学校读英文。王杨娇50岁开始学英文、60岁开始学车。“当时交到很多知心朋友,也学会了自力更生”。

  最初几年,王永庆和很多亲戚朋友都来美国看望王杨娇。王永庆至少来过三四次,劝她回台湾。王杨娇内心也很挣扎,但最后还是决定留在美国。“在美国,我有进步的空间,在教会里可以体现我的价值。但在台湾,对于我来说太挤了,会成为别人的负担。”王杨娇后来告诉女儿王雪红。

  善良的母亲还很乐意为柏克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煮饭,“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说起妈妈,王雪红眼圈红了:“我创业和创新的精神,都是从她身上学来的。”

  当时,王永庆的台塑和南亚台塑都已经上市。大女儿王贵云记得:“我们家三楼卧室里有一个秘密通道,里面藏着一根根黄金,堆起来用布遮着。我父亲后来就是用这些黄金,发展了台塑和南亚台塑。我那时才知道,我妈妈是个多么不贪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