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三位80后城市青年的的创业故事(3)

时间:2021-08-31

创业 尽情释放激情

  租场地,签合同,组建创业团队,建基地,入驻线上交易平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精准贫困户……离开家乡12年的高昊,工作节奏之快、涉及领域之广、打交道的人员之“丰富”,远远胜过当初在软件公司的经历。

  “碰到什么都是新问题。”高昊感慨万千。

  他的公司设在由县里提供的创客空间一楼,免费使用。8月23日,室外气温达到摄氏35度,室内凉爽如春。

  “县里考虑得十分周到。”高昊告诉笔者。五六个年轻人盯着电脑,忙着接订单。

德江三位80后城市青年的的创业故事

农村电商曾宪武在准备发货。

  100多平方米的样品间里,货架上摆放着德江天麻、天麻乳酒、德江土蜂蜜等农特产。“去年通过网络销售德江天麻200多万元,全国各地都有订单。”同日,烈日炙烤着地面,热浪扑面。在“布谷电商”店面里,曾宪武与员工一道将从农民手里收购的羊藿装进纸箱里,还额外多装一份红辣椒送给消费者作配料。

  “做电商其实心累得很。”他坦言。

  小曾的电商平台致力于做农特产品的生产端和销售端。目前他组建了10多人的团队,成立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有1000亩的生产基地,种植有李子、黄桃、红橙等果品。

  经济林短时间不能马上见效,为了“以短养长”,小曾在家人的帮助下,在林子里养了3万只鸡。也收购一些季节性农特产,以增加收入。

  去年他通过线上将3万斤当地的八月瓜销 往全国,让农民拿到了实实在在的钞票。

  “当我看到民宗局满屋的傩面具挂满了灰尘,我就知道我不能再等了。”冉勇说,在民宗局工作期间,他就开始了傩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2011年多彩贵州铜仁市旅游产品设计大赛中获名创特等奖;2011年全省“宏立城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获产品设计时尚魅力奖。

  冉勇至始至终不忘初心,让乡愁记忆得以安放,通过载体,物化乡土情怀一直是他的内心追求。

  2014年,他辞掉了让人羡慕的公职,下海创业,成立傩缘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组建设计团队,专业设计傩文化创意产品。

  从最开始的车挂、车配饰、笔架、文房四宝,到贴合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手机扣、灭蚊器等,他与他的团队将傩堂戏的24个脸谱元素通过设计理念呈现在日常用品上,目前公司开发的文创产品已达50多个。

  同时,冉勇组建了网站进行各种产品展示,并与农村电商联合,拓展销售渠道,在德江和铜仁两地分设实体店,2016年实现销售总额500多万元。

  在今年深圳第十三届文博会上,冉勇主导设计的德江傩文化展品吸引了国外游客关注,汽车挂件文化相关制品项目与张家界学院等成功签约,傩文化相关制成品面具等项目也成功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