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故事

时间:2021-08-31

  孙中山与宋庆龄是为人称道的一对,关于他们的绝美故事,你知道吗?欢迎阅读下面有关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故事,一起来揭秘:

有关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故事

  宋庆龄为世人所熟知,敬仰,她不但是孙中山明媒正娶的夫人,也是他革命事业的忠实伴侣和得力助手,也是他遗志的继承人。但大家可知,国父和国母的传奇爱情经历?

  1894年,孙中山在宋家第一次见到了一岁多的宋庆龄,当时谁也没料到这个可爱的女婴竟会在21年后,不顾父母亲的强烈反对,奔赴日本嫁给大她27岁的“革命之父”。

  从秘书开始

  1913年9月16日,宋庆龄在日本横滨登岸,她是由美国来到日本和姐姐宋蔼龄团聚的。在姐姐家里她遇到了孙中山,这一际遇决定了她的一生。

  21岁的宋庆龄刚刚大学毕业,要学成回国了。她内心蕴藏着一种秘密,她只觉得,中国革命在呼唤着自己。

  “我可以帮助中国,而我也可以帮助孙先生。他是需要我的。”

  在姐姐的介绍下,她成为了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她帮助孙中山所做的工作,完全是争取平民的自由和幸福,她充分了解孙中山内心所怀的热忱,并深深的为之感动。

  “现在我要知道的只有一件事:你要不要我做你的妻子,永远帮你做革命工作。”

  宋庆龄深情地望着孙中山,等待着他的回答。她发觉他的眼睛充满了诚挚的感情,可是,仍然带着愁容。

  孙中山为她的痴情打动,却不得不考虑他们即将面对的困难。

  五关挡道宋庆龄跳窗离家

  决定公布关系前,两人有一次深谈,讨论即将面对五大“关口”。

  是宋庆龄的父母关。

  是孙中山的原配卢慕贞,此时二人尚没有办理离婚手续。

  是党内关。基于传统观念和领袖个人形象的考虑,孙中山认为党内应该会有很多人批评自己。

  是社会舆论关。

  是宗教关。宋庆龄一直信仰基督教,这样的行为估计会惹来基督教会的干预。

  不过,五关中最棘手的要算宋庆龄的父母关了。

  1915年6月,宋庆龄特地为她和孙中山的婚事返回上海征求父母意见,在宋家掀起了轩然大波。情急之下,父母软禁了宋庆龄。

  “能与她结婚,即使第二天死去亦不后悔。”

  想到孙中山曾经对她承若的话语,她打开窗户,以床单为绳,滑下2楼,坐上事先准备好的车子来到码头,于24日到达东京。

  原配希望丈夫纳妾不愿离婚

  孙中山与原配卢慕贞的结合是家庭包办。卢慕贞是一个忠厚的人,但是她没有受过西式教育,不能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双方并没有共同语言。

  1915年9月,孙中山派人把卢慕贞接到日本,专门商谈离婚事宜。双方的谈判还算融洽,在宋庆龄到达东京的前一天,卢带着离婚协议回到澳门。

  10月25日,宋庆龄逃到日本的第二天,49岁的孙中山与22岁的宋庆龄在律师和田瑞家举行了婚礼,签订了婚姻誓约书。

  孙中山书赠宋庆龄的对联:

  精诚无间同忧乐,

  笃爱有缘共死生。

  两人约定:

  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

  他们委托和田瑞到东京市政厅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宋嘉树向孙中山托女

  宋庆龄曾向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说:“我父亲到了日本,对孙博士大骂一顿。我父亲想要解除婚约,理由是我尚未成年,又未征得双亲同意。但他未能如愿,于是就和孙博士绝交,并与我脱离父女关系。”

  但是在孙中山和他恳切交谈后,宋嘉树说:‘我的不懂规矩的女儿就托付给你了,请千万多关照。’回到上海后,宋嘉树给宋庆龄送了一套古家具和百子绸缎做嫁妆。

  宋庆龄晚年时提及当初违抗父命与孙结婚,说:“我爱父亲,也爱孙文,今天想起来还难过,心中十分沉痛。”

  孙中山和宋庆龄举行婚礼后,何香凝画了一幅题为《万派朝宗》的国画作为贺礼。画面上海水奔腾向前,象征各方革命志士正向着孙中山靠拢……

  短短10年聚首,胜过人间无数

  大凡两个人在频繁接触中,最容易建立感情。

  孙中山和宋庆龄正是这样。

  通过频繁的接触,宋庆龄从孙中山身上看到很多宝贵的东西:

  对祖国和人民炽热的爱,对改变祖国命运宏大的抱负,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怕艰难闲苦、不屈下挠奋斗的意志,与朋友交往中热情有礼、谦逊谨慎的作风,以及崇高的思想、冷静的头脑和智慧的风采。

  这一切,都使宋庆龄感到由衷的敬佩。

  她作为一个秘书,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常常感到如登高山,如临大海,领略着无限美好的风光。

  同时,她还常常感到心中燃烧着一种火热的激情。

  这种激情意味着什么?

  她自己也说不清,只觉得在孙中山面前,她自己好像雪山上的一棵睡莲。她的四周全是温泉、暖流与篝火。

  直至全国解放以后,宋庆龄仍很难忘却当时火热、亲密和和谐的情景。那真是两人心心相印、息息相关的岁月。

  宋庆龄意识到孙中山的理想就是自己的理想,她自己正在献身于一个伟大的目标。

  她曾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说:“我能帮助中国,我也能帮助孙先生,他需要我。”

  1922年6月16日,广州发生陈炯明兵变,在危难之际宋庆龄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孙中山:“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

  而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弥留之际,特别嘱咐儿子、女婿要“善待孙夫人”,听到何香凝保证尽力爱护宋庆龄之后才放心。

  短短10年聚首,胜过人间无数。此后,宋庆龄孀居终生。

  “爱情是友谊的代名词,又是我们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可靠保证。爱情是人生的良伴,你和心爱的女子同床共眠是因为共同的理想把两颗心紧紧系在一起。”

  正是拯救中国、改变祖国命运的共同理想,使孙中山和宋庆龄在革命工作和患难中,逐步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使他们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