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尼亚加拉瀑布旁,从小就有一颗好奇心,常来这里仰望瀑布,俯看绿潭。他越看越好奇,这绿潭有多深?河水之下有什么?他想,如果能下去看一看该多好啊。人是下不去的,于是,他用一个自制的潜水艇,把一只老鼠送到了尼亚加拉河底。原理应该是相同的,老鼠能借潜水艇深入河底,那人通过想办法一定也能。从此,潜水的种子就扎在了他的心灵一角。不过,潜水的对象不是尼亚加拉河,而是万米之深的海洋深处。
7年前,他开始了深潜行动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设计和制造一台专用的深潜器,可以载着他深入到太平洋的最深海沟,承受那里的巨大水压。整整花去了7年时间,他的长约7米、重12吨、竖直状的“深海挑战者”深潜器大功告成。
海洋深不可测,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之忧。有人问他,为何自找风险,可他仍旧充满好奇地说,那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也是人类最未知的地方。我不知道那儿的生物是怎么在强高压下生存的,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才要下去。
2012年3月26日清晨,57岁的他,雄心勃勃,开始探险,他的目标是下潜到距西太平洋洋面1。1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海渊的底部。他独自蜷缩在狭小的潜水艇里,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快速下降,在寂静之中直冲海底。2小时36分钟后,他潜到10898米深处。他说,老天,下潜过程可真长,我在不停地径直下降,都已经过了泰坦尼克号的深度,还在下降。我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着深度尺的数字不断上升。
按计划,他要在挑战者海渊底部进行最长6小时的停留考察,用深潜器携带的机械臂抓取一些动物和岩石样本。但由于后来深潜器有很多液压油泄漏,整个深潜器都被油污覆盖了,加上推进器失灵,深潜器只能在原地打转,所以,他不得不在到达海底3小时之后,提前结束考察并开始返回海面。返回海面只用了短短的70分钟,比预想的要快。
他安全返回海面后,从自己的圆形座舱内探出身子来,首先伸出两根拇指表示开心。随后便开始向围上来的记者兴致勃勃地描述起他的所见所闻。他说,马里亚纳海沟真的非常荒凉,大功率的LED灯能把深潜器前方漆黑一片的深海照亮30米,可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一片荒凉,毫无生气,就像是月球表面一样寂静。他沿着海沟沟壁匍匐前行,看见海底多是异乎寻常的细腻淤泥,他必须非常谨慎地操作潜艇,以免搅动淤泥遮挡了视线。说到生命,他说他没有看到鱼,除了水中一些游动着3厘米左右的片脚类动物之外,他没有看到任何看起来像是有生命的东西。虽然深潜器搭载了四个高清晰摄像头,拍摄下了一些照片,但遗憾的是,由于机械抓手失灵,没有采集到任何样本。
在他之前,只有一次人类到达过那个地方,那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军的两位工程师到达了马里亚纳海沟。而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驾驶单人潜水器到达如此深度的探险家,同时也是自1960年以来再次抵达地球最深处的人。
在海底,他也有过惊魂一刻,由于受到海底11073吨/平方米的高压,整个深潜器被压缩短了7厘米多,他亲眼看到窗户向内凹陷。还好,深潜器最终经受住了考验。
说到最后,他有些陶醉,像是一个满蕴着诗意的诗人,面对深邃的海洋深情地抒怀:有那么一刻,我停了下来,对自己说道,这就是我所在的地方,我正在大洋的洋底,地球上最深邃的地方。这意味着什么?我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舷窗外的这一片荒芜,月球般空寂的洋底——欣赏!那是一种真正与世隔绝的孤独感,超过任何一种体验。意识到在这片黑暗无边的未探索之地面前,自己是多么渺小。
他就是出生于加拿大的着名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此后,因为好奇,卡梅隆不停地探索;因为探索,他收获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和经验。也因此,他的作品,具有着一种令人不可抗拒的魔力,那就是充满了想象力的美妙,且美轮美奂,不论是在作品整体的构思上,还是在外景的布置上。1998年,卡梅隆凭借《泰坦尼克号》创造了电影史上的奇迹,在奥斯卡颁奖礼上,他高喊:“我是世界之王!”2009年,卡梅隆执导的充满想象力的电影《阿凡达》,凭借全球2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再成“世界之王”。而2012年,3D版的《泰坦尼克号》又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卡梅隆,正如他自己所喊的那样,成为了当真无愧的“世界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