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哲理故事

时间:2021-08-31

  故事一:猴子饮水

猴子的哲理故事

  非洲大草原的旱季来临了,饮水成了生活在这里的所有动物最艰难的事情。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四处寻觅着水源。在飞禽的指引下,走兽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日渐干涸但仍有水的小湖。

  狮子最先赶到这里,喝完水后离开了。斑马、羚羊、跳羚、猴子等陆续集结此地,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它们面前,湖水中潜藏着许多鳄鱼,个个虎视眈眈。岸上的动物显得惶恐焦躁,不敢轻易靠近,但又无法忍耐饥渴的折磨。

  最先冒险的是勇敢的斑马,领头的一只试探着靠近湖水,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喝了口,然后抬起头观察一下再低头喝。接着其他的斑马也鼓足勇气相继靠近,低头,饮水……突然,一只鳄鱼咬住了猎物。一头体格较弱的斑马成了牺牲品,别的斑马纷纷后退。

  鳄鱼的强悍有目共睹,可生存成了动物们惟一的渴求,眼睁睁地看着一些动物脱水后倒下,它们只能选择冒险。于是,羚羊、跳羚、角马等不间断地先后靠近湖水。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进攻与脱险的游戏一遍又一遍地悲壮地演绎着……

  虽然许多动物不幸地落入凶残的鳄鱼之口,但饥渴难耐的“悲壮者”仍旧选择“冲锋”。

  与此相反,猴子并不轻举妄动。原来,大多数猴子“探索”出一条饮水的巧妙方式:在离湖不远的岸边沙地上挖出洞穴,湖水会从地下渗透过来,这足以让猴子们活下去。

  猴子饮水的巧妙方式,给人们一个启示:勇敢的冒险有时并非明智之举,而另辟蹊径的智慧才是取胜的法宝。

  故事二:猴子等果

  一群猴子在树间嬉戏,忽然,它们发现在一棵大树的顶端挂着一枚果子,那枚果子又大又红又鲜,看上去好吃极了。

  然而,那挂过的位置太高太危险了,猴子们不敢上去,只好在树下面等,等那枚果子自己掉下来。

  等啊等啊,那枚果子就是不掉下来,许多猴子不再等了,一个接一个走了,最后,只剩下一只猴子了。这只猴子毅然决然地说:“我一定要等到那枚果子掉下来!”就这样,这只猴子从夏天等到了秋天。

  秋末,那枚果子终于从树上掉下来了,然而——因为长久地风吹日晒水分大失,因为过度的成熟而变小、变暗了,着地时,当即摔成了烂泥。这只猴子一见此景,哭了个昏天黑地。

  就在这只猴子等果时,其它猴子却摘到了大量的果子,那些果子又大又红又鲜,还好吃,它们个个吃了个痛快。

  执著,固然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是,如果将执著的对象搞错了,执著就等于顽固加愚蠢、就等于可笑加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