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民间故事(2)

时间:2021-08-31

  没想到,他们一听就来神了,几个人凑到一起嘀咕了一会儿,其中,领头的牛工就上前对着大队长,拍着胸脯说:“给我们三天时间,好好地准备一下,我们一定会放好革命的牛!”

  果然,三天后,四个人一大早就把牛儿手忙脚乱地赶上了春草葳蕤的山坡,没过多久,就从山上传下来一阵阵悠扬清脆的笛声。正在田间劳作的社员们一听,一个个伸起了腰,一脸稀奇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怪了,村头的大喇叭还没开,这是哪儿来的这么好听的曲子?可是,刚开始还好,没过一会儿就溃不成调了。只见一群牛从山坡上撒着欢儿地往村里跑,他们四个人夹在牛群中,狼奔豕突,左拦右挡,茫然不知所措。

  大队长一见,连忙从田里跑了上来,吆喝一声,牛儿才听话地停了下来,接着又大吼一声:“你们到底干什么?”原来,那一天,他们一听说大队长让他们放牛,就一合计,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丢知识分子的脸了,一定要把牛放好。可是,怎样才能把牛放好呢?极有文艺细胞的牛工头脑里灵光一现,一下子闪现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个画面:在一个水墨画般的山野中,一个牧童在潇潇的春雨之中,横着一个短笛,坐在牛背上,牛儿正安静悠闲地吃草。

  看来,要想把牛放出境界,就得学会吹笛。于是,他们就一致推选由牛工跑几十里山路,专门到县城一趟,买回了四支竹笛。幸亏他们在上大学时,都是文艺骨干,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可是,他们在学校里学会的《折杨柳》、《梅花三弄》等笛曲,都是封资修的毒草,不能吹!他们只好临时抱佛脚,练了三天《公社是个长青藤》、《社是山中一支梅》。牛工苦着脸说:“书上不是说,牧童横短笛,牛儿吃草忙吗?可是我们今天把牛赶上山坡,就开始吹,牛儿不仅不吃草,还一窝蜂地往回跑,咋就不灵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