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范文

时间:2021-08-31

  知识与技能:

课文《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范文

  朗读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两首诗;揣摩诗歌中优美精 炼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态度与方法 :

  自主、合作、探究

  道德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 :

  加强诗歌朗读训练,读中感悟。

  引导学生掌握鉴赏 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计划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太多不平事,请你不必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歌词)这些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板书课题)

  二、学海拾贝

  ※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呢?

  (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诗歌的“四步”阅读法:一读,二品,三诵,四背。)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主要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涵的道理和表现手法。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三、学海导航

  (一)读

  1.让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思考以下问题:

  <1>你了解诗人普希金吗?你的同桌知道吗?问问他,互相交流一下看法。

  <2>诗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这样的不朽诗篇的?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二)品

  1.教师示范朗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品味,之后回答以下问题:

  <1>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欺骗的人的?

  <2>对于这些人,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3>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肯定、补充。

  (三)诵、背

  1.设问: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那么,怎样用我们的有声语言读好这首诗呢?你认为应突出哪几个方面呢?

  2.学生相互交流,教师肯定、鼓励、或引导、补充。

  <1>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劝说语气。

  <2>注意停顿、重音、语速的快慢。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点拨。

  3.试读评价

  按照刚才的交流,请你来试读一遍课文,可找三四名同学与教师共同点评,最后评出最好的一个领读。

  4.设问:

  通过对这首诗的朗读,现在再回顾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得出答案,加深理解)

  5. 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回顾上节 课的诗歌阅读方法。

  二、导入 《未选择的路》新课。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板书课题)

  三、自主实践,小试牛刀。

  1.教师引导学生“读”。

  2.“品”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以下问题:

  <1>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点拨,归纳。

  3.“背”、“诵”

  四、朗读迁移、鉴赏诗歌。

  致恰达耶夫 普希金

  爱情、希望、默默的荣誉—— 时刻听候祖国的召唤。 我的朋友,让我们用满腔

  哄骗给我们的喜悦短暂, 我们忍受着期待的煎熬, 壮丽的激情报效祖国!

  少年时代的玩耍已经消逝, 切盼那神圣的自由时刻来到 同志啊!请相信空中升起 如同晨雾,如同梦幻: 正像风华正茂的恋人, 一颗迷人的幸福之星,

  可是一种愿望还在胸中激荡, 等待忠实的幽会时分。 俄罗斯会从睡梦中惊醒, 我们的心焦灼不安, 趁胸中燃烧着自由之火, 并将在专制制度的废墟上

  我们经受着宿命势力的重压, 趁心灵向往着荣誉之歌, 铭刻下我们的姓名!

  读后思考: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可是一种愿望还在胸中激荡”中的“一种愿望”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