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识字1》优秀教案

时间:2021-08-31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

  (二)能力培养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通过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设想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把图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基本教学思路:语文学科着力强调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设想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观看录象(或挂图)练习说话,积累成语、诵读诗歌等形式,把语文学习同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以及音乐、美术等美容进行有机地渗透、链接、整合,使学生既丰富了知识,了解了民间风情习俗,又锻炼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过节吗?谁愿意介绍一自己过节的情况?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出示韵文,先自由练读,读准字音,再和同桌交流:你读这些词语时想到些什么?

  用不同的形式检查自学情况

  双边互动:

  互动1

  师:谁能分别找出前鼻音,后鼻音、翘舌音、平舌音的字?做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学生分别找出这些字,并领读)

  师:在“节日树”上有去掉拼音的词语,谁能说出这些节日,就摘走这些果子。

  (学生摘果子,读出来后请他做小老师领读。)

  教师范读词串,让学生注意词与词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停顿,然后学生练读,最后进行小组赛读,师生共同评议。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可以自主进行识字并交流。但是识字仍然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我们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字音的训练,在认认真真地练习中去识字,去体验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互动2

  观看春节包饺子的录象或教学挂图。

  师“说说画面上放了些什么?

  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师:关于春节你还知道些什么?

  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也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自己过春节的体验讲给大家听,心中的过节的快乐情绪被再次激起。结合情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一些成语,如:张灯结彩、欢聚一堂、普天同庆、喜气洋洋等。

  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朗读好这组词语应该是水到渠成了。

  (三)达标反馈

  用上”春节 饺子 拜年“说一句话,也可以说说自己的生活实际。

  (四)学习写字

  (五)拓展延伸

  继续向家长或亲戚朋友了解关于春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