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范文(2)

时间:2021-08-31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设影)

  注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2.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教师示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4.学生有感情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