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建筑工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大班社会教案:建筑工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建筑工地教案及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认识大型建筑工具。

  2、激发对建筑工人的感激之情。

  3、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4、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建筑工作的内容,环境,认识大型建筑工具。

  【活动难点】

  通过想象创作,将建筑工地的景象用绘画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勤劳的人们》。

  2、《小朋友的书——美工》。

  【活动过程】

  一、引题谈话。

  师:建造房子的地方叫建筑工地,我们一起去看看建筑工人是怎样造房子的。

  二、认识建筑工地。

  1、观察有安全网、挂着红色横幅工地场景的图片。

  提问:图上看到了什么?安全网有什么作用?红色横幅告诉大家什么?

  2、观察有各种大型建筑工具的图片。

  提问:这些建筑工具的名称叫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本领?

  3、欣赏工人打地基、砌墙、做框架、刷墙等的图片。

  三、感受建筑工人的辛苦劳动。

  1、讨论:你觉得建筑工人辛苦吗?

  2、小结:建筑工人辛苦工作,建造了许多的房子,我们才有舒适的生活。

  四、延伸活动。

  完成“繁忙的工地”的画作。

  【活动反思】

  “建筑工地”对幼儿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孩子们在生活中没有实际接触过这些事物,而老师对于这一内容也没有一个专业具体的了解,因此只能从一个大致的环境和几种较普遍的建筑工具入手,丰富幼儿知识面。

  第二课时的绘画,考虑到幼儿想象、自由临摹的局限性,因此我作了范画的示范,讲解了几个注意要点,从幼儿的绘画表现看,主要有几项不足:

  (1)布局的合理性:画面中应是建筑物和吊车两个事物,但大多幼儿没有考虑第二因素,而将第一个事物画中间且过大,使得画面不够协调

  (2)事物的整体构造:这也取决于幼儿绘画的实际能力,有的幼儿还未达到对物体形的塑造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建筑工地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筷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2.大班社会教案:传统的春节教案及教学反思

3.大班社会教案:我的牙掉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4.大班美术教案:梦教案及教学反思

5.大班美术教案:听海教案及教学反思

6.大班音乐教案:拜年教案及教学反思

7.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水资源》

8.大班社会教案:是谁害了小鲤鱼教案及教学反思

9.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环保标志教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