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教案(4)

时间:2021-08-31

《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教案6

  教学意图:

  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需要、个性特点,在活动中学习,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

教学策略

  1.手偶表演 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2.绘画图谱 感知理解音乐结构

  3.以物代物 体验泡泡糖的弹性

  4.设计情节 启发幼儿创编游戏

  5.师幼互动 引导幼儿快乐游戏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乐曲的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跑、左右张望的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讲卫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小老鼠手偶

  2.《小老鼠和泡泡糖》、《我爱洗澡》音乐

  3.彩色松紧带

教学重点:

  能根据乐曲的旋律,合拍地做动作,快乐地进行游戏。

教学难点:

  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

1.听音乐,激发游戏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师出示老鼠的手偶)嗯,这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偷偷溜出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欣赏音乐)

  提问:小老鼠偷偷溜出去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回答)

2.听故事,了解游戏情节

  师用布偶,边表演边讲故事。

3.画图谱,理解音乐结构

  (1)师随音乐画图谱

  看图谱,理解A段音乐

  看图谱,欣赏A段音乐。

  (2)随A段音乐,合拍做老鼠跑、左右张望的动作。

  (3)看图谱,理解B段音乐

  看图谱,欣赏B段音乐。

  随B段音乐表现小老鼠玩泡泡糖。

  玩松紧带,体验泡泡糖的弹性和玩泡泡糖的乐趣。

4.随音乐,快乐创编游戏

  (1)集体游戏

  请幼儿随音乐完整进行游戏,掌握游戏玩法。

  (2)创编游戏

  说说自己喜欢的小老鼠形象,创造性地玩游戏。

5.讲卫生 增强环保意识

  (1)泡泡糖不乱扔

  提问:吃完的泡泡糖放哪里,引导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大家一起来洗澡

  随音乐幼儿自由表现洗澡的动作,并和同伴互动,感受洗澡的快乐。

教学建议:在泡泡糖的处理上,老师可以从小老鼠调皮的个性以及音乐欢快诙谐的特点入手,引导幼儿对泡泡糖甩不掉到处粘的现象进行大胆创想和模仿。

附故事

  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溜出去玩。它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小老鼠来到了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乎乎的东西上,什么呢?泡泡糖,它赶忙用手去拽,拽来拽去,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吓得飞快的跑回了家。

教学反思:

  在这次音乐活动中,小朋友们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小老鼠、泡泡糖都是他们很熟悉的对象,并通过语言“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的表述,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第一段的节奏特征,再加上故事的描述和老师夸张的表现,小朋友在听第二段音乐时非常投入,动作也很夸张,惟妙惟肖地将音乐表现了出来。活动结束时关于对泡泡糖的处理,培养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不足之处:

  老师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幼儿如何多样的表现“拉”上,而忽视了音乐本身。

《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教案7

  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喜欢动物,模仿力强,对音乐节奏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4——5岁又是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针对幼儿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了中班下册主题五“奇妙动物”中的一节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小老鼠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通过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3、知道泡泡糖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

  2、音乐课件、图谱。

  3、老鼠头饰、老鼠洞。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做小老鼠走、东张西望的动作表

  演。(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

  走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失去了小老鼠诙谐动物

  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能根据音

  乐合拍做小老鼠停下来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

  2、难点: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礼物(教师出示右手)这是什么?(泡泡糖)你们吃过泡泡糖吗?吃完的泡泡糖拿在手里有什么感觉?(粘粘的)看这是谁呀?(教师出示左手小老鼠)

  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小老鼠和泡泡糖的

  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基本部分

  (一)、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教案《中班优质音乐课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播放音乐)

  师:听完了音乐小朋友猜猜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那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音乐动画,教师简单讲故事)

  老鼠妈妈睡着了,小老鼠偷偷跑出来玩,它怕被猫发现,跑几步就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它踩到一个粘乎乎的东西,哎呀!它拽呀拽!可是越拽越长,粘到手上、头上、腿上到处都是,最后像绳子一样把自己捆了起来,喵,不好了猫来了,小老鼠吓的叽里咕噜地滚回了家。

  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来说一说故事讲了什么?(幼儿回答)

  原来小老鼠趁妈妈睡午觉偷偷出来玩,小老鼠在出来玩的时

  候是怎样走的呢?这次我们边听边看.

  (二)、出示图谱完整听音乐,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节奏,学做动作

  1、随图谱完整听音乐,感知音乐节奏。

  2、引导幼儿分段学做动作

  师:原来小老鼠是在妈妈睡觉时偷偷出来玩的,怎样是偷偷地走?(幼儿模仿)为什么要偷偷的?(怕猫)它怕被猫发现所以呀“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谁来表演一下小老鼠?(幼儿模仿)刚刚我们表演了小老鼠的走,那看看谁来学学?(幼儿表演)

  师:哦,原来小老鼠走路的步伐是这样的“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教师师范小老鼠走的节奏)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是向一个方向看还是向两边看?(两边看)那它是边走边看还是走几步停下来看?在说哪个字的时候停(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动作)在说西的时候用不用看?看了几次(两次)谁来走走看?

  好,我们先坐在椅子上试试!小老鼠走了几遍?我刚刚发现有

  的小老鼠走得太快了,这样很容易被猫发现,再来看看小老鼠

  是怎样走的?好,现在我们起来走走看!(老师唱旋律幼儿做

  动作)

  师:它走呀走,呀!小老鼠踩到了粘粘的东西,哎呀!是什么呀?

  哦,是泡泡糖,小老鼠脚踩到泡泡糖会怎样?那可怎么办?谁来学学使劲拽?(幼儿做动作)我们一起拽拽看!

  师:每只小老鼠都很用力,可是这个泡泡糖太粘了,被小老鼠拽的

  很长很长,到底有多长呢?小耳朵仔细听好了:拽————啪!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使劲拽(引导幼儿夸张的做拽的动作)

  师:猫来了。(老师模仿赶紧跑回家)

  (三)、幼儿随音乐表演

  1、第一遍表演(坐在小椅子上)

  师:刚刚小朋友做的都很形象,在出来走的时候都知道停下来看看,拽泡泡糖的时候也很用力把泡泡糖拉的很长很长,下面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小朋友在小椅子上学学小老鼠,我要看看哪只小老鼠最机灵。

  2、第二遍表演(把小椅子当洞)

  师:想不想玩这个游戏?这里有好多小老鼠,赶快找一个你喜欢的带上吧!李老师来当一只大老鼠,老鼠宝贝们,我们现在一起来玩这个游戏,走的时候要注意停下来看看,别被猫发现啊!我们用小椅子来当我们的家吧!

  师:听音乐!注意哦!妈妈没睡着不能出去玩。(引导幼儿注意前奏)

  3、第三遍表演:引导幼儿夸张的表演拽的动作(钻山洞)

  师:有没有被猫捉住啊?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刚刚我发现有的小老鼠拽的力气可真大啊,谁还能用更大的力气来拽泡泡糖,你觉得使劲拽泡泡糖的时候表情应该是什么样的?这回我们要用最大的力气把泡泡糖拽下来好吗?

  这次大老鼠带你们去洞里玩吧?到洞里玩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推不能挤,做一只文明的小老鼠好吗?(再次强调前奏:音乐会告诉我们老鼠妈妈什么时候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