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宝宝教案(2)

时间:2021-08-31

豆宝宝教案4

  活动分析: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

  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二)、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结束:

  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豆宝宝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颜色(红、黄、蓝)给豆子分类,乐意并大胆地动手操作。

  2、学说“x豆豆你回x色的家”,培养幼儿良好的讲述习惯。

二、课前准备:

  1、教具:(图片)大房子一间、各颜色大豆豆;哭和笑的豆豆各一。

  2、幼儿操作材料:(图片)小房子、各颜色小豆豆(若干)人手一份。

  3、课前让幼儿认识小豆豆及其名字:豆宝宝。

三、过程:

  1、出示(哭的)豆宝宝,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咦?豆宝宝它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引导幼儿说出豆宝宝迷路了,激发幼儿送豆宝宝回家的愿望)

  2、引导幼儿观察豆豆跟房子的颜色先出示红豆豆和房子,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这么多房子到底那一间是红豆的家呢?(幼儿思考)后教师小结并示范,提醒幼儿送豆豆回家时要说:“x豆豆你回x色的家 ”再提出问题:那蓝豆豆跟黄豆豆又要回哪个家呢?(请幼儿上前尝试)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讲述幼儿操作时情况

  五、结束部分:

  出示(笑的)豆宝宝:“豆宝宝回到了家,它高兴极了,说要请小朋友到它家作客呢!”(幼儿有序离开教室)

豆宝宝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豆宝宝的形状、颜色。

  2.能按颜色标记,将豆子分类装入瓶子,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感受游戏、舞蹈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实物黄豆、绿豆、红豆混合每组一盆。

  2.贴有颜色标记的矿泉水瓶若干。

  3、投影仪一台,音乐《贺新年》。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豆宝宝。

  1、师:豆宝宝们来做客了。我们一起看看有谁呢?它是什么形状的?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2、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3、集中讲述,认识黄豆、绿豆、红豆。

  4、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不能把豆宝宝塞进鼻孔和耳朵,很危险的。

  (二)按颜色标记给豆宝宝分类,装入瓶子。

  1、新年快到了,豆宝宝们都要长大一岁了!个子变大了,也变胖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帮他们搬到宽敞的新家里。(出示红色标记瓶)你们看这是哪种豆宝宝的家呢?绿色、黄色呢?

  2、教师示范送豆宝宝回家。

  3、请一位幼儿送豆宝宝回家。

  4、幼儿分组装豆宝宝。

  (三)集体随音乐《贺新年》进行表演。

  1、幼儿自由随音乐演奏。

  2、有节奏的跟着音乐演奏。

  这是庆祝新年的音乐,我们一起有节奏的跟着音乐演奏,就更好听了。

  (四)活动延伸

  豆子瓶可以演奏音乐,还可以怎么玩呢?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玩一玩吧!

豆宝宝教案7

  活动设计背景

  中午在园吃午饭的小朋友,很多不爱吃豆腐,不爱吃蔬菜,有的把菜扔在餐桌下面,有的装在自己书包里。我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黄豆,认识豆制品,知道它含有丰富的营养。

  2、养成吃豆制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哪些豆制品是黄豆做的

  难点:豆制品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1、 各类豆子: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蚕豆、白豆

  2、 豆腐、豆腐皮、豆腐丝、腐竹、豆腐乳、豆腐干、豆芽、豆浆、味精、酱油

  3、 豆浆机、杯子、盘子、牙签、

  4、 多媒体(豆制品的图片)黄豆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 教师扮演黄豆爸爸找宝宝,观察黄豆。

  (1)教师出示各类豆子:“今天豆子家族在聚会,小朋友们认识我们吗”提起幼儿的兴趣。很多小朋友认识各类豆子。导入主题:“快来找一找,谁是我的宝宝呢?”教师戴上黄豆爸爸头饰。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找黄豆,并和幼儿一起仔细观察黄豆。

  (3)帮助幼儿将找到的黄豆用容器装好,展示给大家看。

  (4)提问:看一看,黄豆是什么颜色?长的什么样,和别的豆子有什么不一样?

  (5)教师小结:黄豆是黄色的,圆形,比蚕豆小,比豌豆扁一些,比绿豆大一些。

  2、教师演示用豆浆机制作豆浆,幼儿观察黄豆变魔术的过程。

  (1)教师将黄豆放入豆浆机,再加少量的水。

  (2)猜一猜,黄豆还是原来的样子吗?水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观察黄豆的变化,水最后变成了什么颜色?磨出来的东西叫

  什么?你喝过吗?引导幼儿体验黄豆变成豆浆的过程。

  教师小结:刚加工出来的豆浆不能喝,要加热煮沸才能喝,黄豆不仅能加工成豆浆,还能变出许多有营养的食物。豆制品有多种营养,小朋友多吃会长得更高,更壮。

  3、提供丰富的实物及多媒体图片,帮助幼儿分辨豆制品。

  (1)出示实物,问一问哪些是黄豆变出来的?

  (2)你认识哪些豆制品?可以怎样吃?

  (3)打开幼儿用书第2—3页,看看黄豆制成的食品有哪些。

  4游戏:黄豆爸爸找宝宝 (出示图片),让幼儿熟悉豆豆食品。

  玩法:教师戴上头饰,扮成寻找孩子的黄豆爸爸,问:“我的宝宝在哪里?”

  幼儿齐声答:“在这里”黄豆爸爸对一幼儿说:“这个宝宝是我家的吗?”(同时播放DVD图片)一幼儿答:“是,我是豆腐”。同时举起自己的书,用手指着豆腐给大家看。以此方法,集体与个别相结合,直到最后全部找到。黄豆爸爸说:“你们都是我的宝宝,因为,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豆制品。”

  5幼儿自己选择食物品尝,激发喜爱吃豆制品的欲望给幼儿介绍豆制品的营养价值。让幼儿品尝豆制品、喝豆浆。

  延伸环节:小实验:泡豆芽

  每个幼儿用一个杯子装一些黄豆,观察其发芽过程。激发幼儿观察植物生长的兴趣。

  结合日常生活,随时向幼儿介绍豆制品的营养和吃法。

教学反思

  此节活动组织活跃,大多数幼儿积极认识豆类食品并参加游戏,能认识到各种食品对健康有帮助。但他们对豆制品怎么制作的还不了解,有哪些豆制品是由黄豆加工而成的还不能完全掌握。如果重新上这一节课,我会先带他们参观镇上豆制品加工作坊,让他们全程体验豆制品的制作工艺流程。让课堂更生动和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