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矮人》教案(3)

时间:2021-08-31

《小矮人》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习并理解故事内容,通过阅读活动了解一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知道使用工具的最大意义就是省时、省力、操作方便。

  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各种工具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师生听音乐表演"十个小矮人",引出主题。

  教师依次出示故事中各种工具的图片,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它们的名称。

  2、幼儿自由阅读图书。

  教师到幼儿面前了解幼儿的阅读情况。请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说说:小矮人用了哪些工具,才将房子盖起来的?

  3、师生共同阅读图书。

  教师引导幼儿边阅读画面,边做相应的动作。

  教师出示各种工具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小矮人在什么时候用它的?为什么要用它?

  使用这些工具感觉怎样?

  4、音乐游戏"加油干"。

  播放《加油干》的音乐,提问:这是什么音乐?人们在什么时候唱这首歌?

  带领幼儿随着《加油干》的音乐,模仿使用各种劳动工具进行劳动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地表演,感受劳动的快乐。

《小矮人》教案7

  一、 设计意图

  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深受幼儿喜爱且熟悉的故事。其中小矮人善良、诚实、勇敢的形象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我选编了一段情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体育游戏,以发展幼儿走、跑、钻的动作技能,培养幼儿识辨善恶、帮助别人、克服困难的品质,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二、 目的

  1、 发展幼儿走、跑、钻和平衡的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和协调的能力。

  2、 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我,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活泼勇敢的品质。

三、 材料准备

道具:树若干棵,小矮人裙子12条,老巫婆扮演者一名,篮子12个;

器材:矮凳若干,长梯一个,拱形门5个,泡沫垫若干,录音机,录音带。

四、 游戏玩法

  1、听音乐,小矮人出场。 教师:"小矮人、白雪公主病了,不过我们大家都不用伤心,我知道有一棵神奇的苹果树,只要找到它,白雪公主的病就能治好,但是,神奇的苹果树在很远的地方,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可能还会遇到老巫婆呢,你们怕不怕?对,我们都是勇敢的小矮人,一定要找到苹果树!

  2、小矮人先走过窄窄的石头路,然后一起来到树林,寻找苹果树,在没有找到的情况下,继续钻过山洞向前寻找。

  3、突然下起了暴雨,小矮人们四处寻找避雨的地方,雨停了,雨水把小路淹了,小矮人要想办法走过去,利用石头搭成小桥,然后走过小桥,终于找到了苹果树。

  4、小矮人摘到苹果后,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当走到树林时,遇到了老巫婆,最后小矮人们想方法,互相团结协作,把老巫婆赶走了,然后把苹果送给白雪公主吃,治好了她的病。

五、 游戏规则

  1、 幼儿能有秩序的参与游戏,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 在奔跑过程中注意不与同伴碰撞。

《小矮人》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撕报纸、传球等游戏,感知欢快乐曲中的延长音,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

  2、感受倾听音乐、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报纸、记录纸、笔。

  2、教师操作的大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延长音。

  1、 在《十个小矮人》音乐声中幼儿边唱歌边进教室。

  2、 欣赏小矮人找朋友的乐曲,初次感受音乐。

  3、 教师带领幼儿第一次欣赏音乐。I教师:这首曲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小矮人在什么样的音乐声中找好朋友的?

  4、 听音乐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体上跳舞,延长音时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报纸、传纸球、做记录游戏活动中感知延长音的次数和延长音不同的时值。

  1、听音乐玩"撕报纸"游戏,自主感知延长音出现的次数,并在"撕"的过程中感受延长音的延续。教师:发现小矮人找了几次朋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如果只给你一张旧报纸,你有什么办法?来记录?什么时候撕报纸?一起听音乐试试。

  2、听音乐玩"传纸球"游戏,合作完成游戏过程中加深对延长音的理解。

  教师:要让纸球有秩序的传,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个纸球我们怎么做?(同一个方向,同一时间传)老师唱出乐曲,你们听音乐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后开始传纸球

  3、听音乐找找在每次延长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并用符号记录下来。

  4、再次玩"传纸球"游戏,听音乐找到好朋友,结束活动。

  三、讨论"小矮人开火车"游戏的玩法。

  四、教师带领幼儿第一遍游戏,根据音乐延长音时的节奏来邀请朋友。

  五、请一幼儿做火车头,带领大家游戏。

  六、感受每次延长音时值的不同。

  教师:在刚才传纸球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样多吗?

  七、教师清唱第一段延长音,帮助幼儿了解小矮人喊到了三个好朋友,并请一幼儿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线记录。

  八、教师清唱第二段延长音,幼儿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个朋友,老师示范记录方式。

  九、幼儿倾听音乐,自己记录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个数。

  十、帮助幼儿检验,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几位朋友。

《小矮人》教案9

  课题: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感知巨人与小短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

  (2)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巨人和小矮人。

  2、过程与方法:

  (1)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

  (2)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与态度:

  (1)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

  (2)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教学重难点:如何以周围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认为最大的人是谁?谁来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你认为最小的人又是谁,有我么的小呢?

  二、欣赏感知

  1、欣赏课本中的卡通图《草丛中的世界》,感受草丛中的卡通动物世界,猜猜谁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们中间有怎样的历险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观察,指名讲故事。

  2、欣赏《我变大了,老虎变小了》,巨人和小矮人感受凶猛的老虎变成小动物,我变成了大人,感受一种安全感,感受画面对比强烈的色彩。

  3、欣赏《巨人》,感受飞奔的巨人与海滩小朋友的夸张对比。

  4、欣赏《巨人筑城堡不费力气》,体验巨人建筑师的角色,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呢?

  三、小组活动,启发想像想一想,我变大或变小后有何奇遇?(如档我们变大或变小后走在深圳的公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说一说,把自己变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发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小组创作

  1、小组内的同学,把自己设计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组同学所想像中的场景表现在作品中。

  2、小组合作创作,要集中体现本组同学的主要构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评自由展示作品,评一评:

  (1)谁的想像力最丰富、最新奇?

  (2)谁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

  (3)谁的画面表现得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