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的教案

时间:2021-08-31

《登岳阳楼》的教案

  一、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21教育网

  二、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及节奏

  三、初知意象

  1.明确大意。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奔流。

  2.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孤舟——孤单漂泊)

  3.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四、缘景明情

  1.首联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诗人身临其境,胸襟自非平常可比。表现了今日得上岳阳楼一偿夙愿的喜悦。)

  2.颔联具体描写了什么景象?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具体描写临楼纵目洞庭湖的壮阔景象。 表现出诗人壮阔的情怀和气吞山河的气魄。)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作者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4.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不是。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关心人民、关心国家的思想感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学完这首诗后,你最喜欢哪一联?为什么?

  五、拓展提升

  1.杜甫、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

  2.杜甫、范仲淹的借景抒情,哪一个对你触动更大?为什么?

【《登岳阳楼》的教案】相关文章:

1.登岳阳楼优秀教案

2.登岳阳楼记 教案

3.杜甫《登岳阳楼》教案

4.登岳阳楼杜甫教案

5.《登岳阳楼》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6.初中语文《登岳阳楼》的教案

7.杜甫登岳阳楼优秀教案

8.杜甫唐诗《登岳阳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