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葡萄沟课件(2)

时间:2021-08-31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葡萄沟课件2

  一、学情分析

  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不仅因为那里有最好的葡萄,更因为那里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作为二年级下期的学生,读这篇课文,对葡萄沟的物产和景色的感悟是能够达到要求的。让他们在读中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热爱之情,这是教师应该用心思考,用心设计,用心引导的。

二、学习内容分析

  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课文有两幅插图和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相对应。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虚拟情境,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通过品读有关词句来体会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并产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重难点分析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准确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五、信息技术及其他学习资源的应用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包括重点句段、图片、音乐、课文朗读录音、葡萄干制作过程等内容的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六、教学流程图 话说水果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中心从水果多,葡萄好.人热情,

  葡萄干有名四方面研读实施探究性教学

  总结全文,谈收获

  填空练习,加深理解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葡萄吗?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这节课我们就去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游览一番,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2.板书课题,齐读,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听课文朗读,到课文中欣赏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2.生听课文录音

  3.听了课文录音,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请同学们用“——”把它找出来。

  4.谁找到了这句话?(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媒体出示,生读)

  (三)精读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2)哪些句子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指名汇报,板书:出产水果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葡萄沟景色怎样?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将描写夏季、秋季景色的句子用“——”画下来。

  (2)谁来读读描写夏季的句子?(出示课件)

  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3)理解词义、句义,在想象中感受茂密与凉爽:

  “茂密”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闭上眼睛想象茂密的枝叶什么样?(层层叠叠,密密麻麻)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茂密的枝叶比作凉棚)

  (4)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夏季,赶快钻到茂密的枝叶底下,会是什么感觉?(课件出示“凉棚”)(凉快,凉爽,舒服)那该以什么心情来读这句话?(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现在枝繁叶茂,秋天的葡萄一定会大丰收,这叶子,这凉棚,带着一种希望,有着希望之美,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5)到了秋季,眼前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真会让你垂涎三尺。指名读二自然段第三句话,看看这句话写出了葡萄的什么特点?板书(串儿)大 (数量)多 (颜色)美

  (6)(出示课件)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7)出示“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让学生感受葡萄的颜色多、美

  (8)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9)出示课件(五光十色的葡萄),同时出示课件: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到了秋季,葡萄一串串挂在绿叶底下,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对比读中,理解语句,感受葡萄大、多,颜色多,有光泽等,体会用词的准确。(“五光十色”什么意思?与“五颜六色”有什么不同?“一大串一大串”是不是只有两串呢?与“一串串”对比,感受葡萄的串儿大,数量多)

  (10)练习用“五光十色”说话

  (11)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美,种类这么齐,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带着感受齐读第三句)。

  (12) 你们的朗读让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了,我真想摘下那新鲜的葡萄,好好地吃个痛快。哦,新疆老乡来了,他会让我吃吗?

  (13)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感受老乡的好客:“吃个够”什么意思?从这儿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还从哪儿看出老乡特别热情?(“热情好客”、“最甜”等)再读读这句话。(板书:甜 老乡:热情好客)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美、甘甜的葡萄,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就把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是什么样子?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

  (2) 质疑制作过程: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可能提:阴房什么样?怎么制

  (3)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阴房”、“葡萄干”。借助信息技术感知制作过程。(师边讲解边演示过程:看,这就是阴房,走进去看看里面,四壁有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了。)

  (4)聪明智慧的维吾尔族老乡用这种奇特的方法制成的葡萄干儿什么样?指读第四句。(色鲜味甜,非常有名)(板书:非常有名)

  (5)小结:葡萄干这么好吃,世界各国的游客想学着葡萄沟的制作方法做葡萄干,可是他们没有这样的地理环境,都没能成功。所以中国新疆葡萄沟制作

  的葡萄干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葡萄干的美味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已经传遍世界,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就更喜爱葡萄沟了。

  (四)总结提升,表达情感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葡萄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面对这一派迷人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

  2.是啊,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生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作者和我们一样,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生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总结拓展。

  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一定有机会去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尝那里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我们的家乡也是个好地方,老师希望小朋友课后去问一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家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下节课老师想请小朋友像介绍葡萄沟一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好吗?

  板书设计

  出产水果

  葡萄:大、多、美、甜

  葡萄沟 老乡:热情好客 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 非常有名

  (五)布置作业,课外发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葡萄枝叶、葡萄、葡萄干颜色、味道的句子摘录在积累本上。

  1.现在我们到葡萄沟游玩了一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受。能不能把你的感受想法,写下来,画下来,唱下来,让所有的老师、同学看看我们班的风采,为我们班争光?你准备怎么办呢?写作不错的,可以写一段话夸夸葡萄沟,做做广告,也可以写封信给维吾尔族老乡;画画不错的,可以画下你看到的;唱歌不错的,可以自己写写歌词,来唱一唱;只要你想得到的都行。

  2. 维吾尔族老乡写写信,写游记,想当当小导游的,可以写写,你准备怎样

八、教学反思

  在上课之前,我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了多次的修改,研究课上完之后我也感觉收获颇丰。但就本课的教学来说,我感觉优点和不足都比较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我认为以下两点把握得比较好:

  1.通过课件,让学生非常直观的了解了“茂密”一词的意思。通过枝叶由少到多的变化,让学生自己体验枝叶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才算做“茂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对词义进行总结。这样的方法比较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2.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加入了句型训练。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每个特殊的句型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例如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不仅让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还将“??就像??”提出来让学生回忆比喻句的相关知识已达到最终运用的目的。还有将“??有的??有的??”句型让学生自己练习造句,学习应用。

  不足之处在于:

  1.缺乏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导致课堂缺少实效性。就本课内容来说,有很多具体描写葡萄的句子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葡萄的美、葡萄沟的好。同时应该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给予一些方法指导,从而为学生自己以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做铺垫。但在安排学生读的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没有及时予以正确、准确的指导,阅读、朗读方法指导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朗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起到帮助。

  2.对于重点段落的讲解不够明显、突出。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将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设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重点并没有得到强化。因此,整个教学就显得平铺直叙、没有重点。

  3、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语言不够严谨,不够简练,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病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中用到的语句都应该是非常简明扼要、非常准确的,但在这一方面,我明显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出现了许多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