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范文
一、还是惯例,课前提问。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那首送别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齐背)
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动于高适与董大知己相别的感人情景,今天让我们再走进清雨纷纷的渭城,领悟王维的送别情怀(板书诗题 作者 朝代)
二、首先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课件出示)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4、诵诗句,品诗味 (生齐读)
三、这节课,我们继续按照这个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谁愿意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王维的资料
2、题目什么意思?(王维送朋友元二到安西去做使者,为元二饯行时写下了这首诗)
师:大家都知道董大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这里“元二”就是?(姓元在家中排行第二,故称“元二”)
3、请同学们自己放声读这首诗
过渡语: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染力,如果我们想真正读出诗人的情怀,那只有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这首诗。学习方法不光会背还要非常熟练运用学习方法才是更大的收获,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这首诗,边学边用笔在旁边作出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开始吧
师:先看前两句,汇报前两句,其他组补充
师:这两句诗是写什么?(先描写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晨雨湿尘,柳树青青,十分清新自然的美景,谁能把美景谈出来?)描绘春天雨后的晨景,细雨似乎为友人拂去尘土,嫩绿的柳条正好在送别时折枝相赠,烘托出一种送别的气氛。
生:把渭城冲洗得更加洁净,雨后的`渭城更加美丽
师: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到什么?(雨后空气很清新、新鲜)
你能读出这么美的渭城吗?(读得亲切、和缓)
谁还能陶醉其中地读一读(生练读、指读齐读)找2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学会了写到积累本上。
就是在这样细雨绵绵,清新爽目的早晨,就在这样心灵相通的朋友之间分手了,接下来学习后两句。
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阳关在如今的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往西走,新疆的库车县附近,古时候称安西,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师: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啊!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有的只是那荒山野岭,如果是照当时元二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整整半年多的时间)
他们彼此会说些什么?(生表演)
师:因路途遥远,男册归期,不免产生一种离别的伤感,这两句诗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更)频频举杯感觉到什么?(不忍朋友离去)喝了一杯又一杯,数不清喝了几杯,可喝下这最后一杯酒,员二就该起程了。这仅仅喝的是美酒吗?这里面你感受到了什么滋味?(难舍难分,依依不舍、恋恋不舍、依依惜别)分手在即,诗人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一杯淡酒,一腔浓情,一个“更”字将那份临别前诗人频频举杯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举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练读、指读、齐读)写在积累本上
理解了诗意相信同学们的朗读一定更声情并茂,把你的感受送到诗文中,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传诵不衰成为送别诗中的千古绝唱,你们想背下来吗?(练习背诵,指名配乐背诵,齐背)
师:人间贵在友情啊!也难怪高适和王维都能写下这样的旷世名篇,现在我们就重温经典,看看《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存在着怎样的异同?(相同和不同)
你还积累了哪些送别的诗?愿意和同学分享吗?来个小型赛诗会(写在积累本上)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3.送元二使安西改写
4.送元二使安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