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根芦柴花的教案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拔根芦柴花的教案

  1、有感情的演唱拔根芦柴花,了解江苏民歌特点。

  2、通过演唱,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民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各种装饰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音乐《烟花三月》问:歌曲唱的是哪首古诗的故事?

  师;诗仙李白也曾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提到了扬州。

  2、诗句填词:故人西辞黄鹤楼,————()。

  3、扬州风景

  师:好多诗人曾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描写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美景吧!

  4、扬州八怪,(八个画家的作品)扬州小吃,(简要介绍)

  二:了解民歌

  师: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民歌也是很有名呢!猜一猜连一连,哪首是扬州民歌?(出示歌曲《风吹麦浪》,《阿,我的太阳》,《拔根芦柴花》)生连民族,通俗,美声。)

  生:连一连。

  师:民歌是从劳动过程中流传而出的,关于民歌的产生,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师简要讲述)。

  三:学唱歌曲

  1、师:让我们欣赏民歌《拔根芦柴花》,感受扬州人民边劳动边唱歌时是怎样的心情呢?(生跟音乐默唱,体会心情)

  2、师范唱,请生感受歌曲中令人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

  3、生:唱一唱第三句(小小的郎儿来,月下牡丹芙蓉花儿开了。)

  (1)唱歌谱

  (2)唱歌词

  (3)师:歌曲中的芦柴花如同一个纯洁美丽的乡村女孩通过努力渐渐长成了高雅的芙蓉牡丹,拥有了自己精彩的世界。

  (4)生:情绪高涨的唱一唱。

  4、学唱第二乐句

  问:歌曲中哪一句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姐弟游玩时的画面?

  生:(第二句)。

  (1)唱歌谱,找出开头相同,结尾不同的旋律。

  (2)唱歌词

  5唱第二段歌词

  6、复习波音记号:江南的小曲如同江南的山水一样柔美婉转,人们给音乐加上了不同的装饰音来表达他们细腻的情感,你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加入了波音后有何不同?

  (师用比较法请生感受)

  师:波音增添了乐曲欢快的情绪,更好地表达了劳动时的欢乐。

  7带波音唱

  四:表现新歌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因为民歌产生于民间,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方言传唱出来的,学唱民歌,喜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