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2)

时间:2021-08-31

3、借代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古汉语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杏坛”代教育界,“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乡里,“祝融”代火灾,“纨袴”代富家不肖子,“管弦”代音乐,“笔墨”代文章,“朱门”代富家,“而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4、委婉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崤之战》)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拜君赐”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拜领你的恩赐”,根本就不能反映说话者的意思。实际上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含蓄的挑战,意思是要来回报,而回报的方式是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了。

  “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们翻译时就应该把它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