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小匡》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

时间:2021-08-31

《管子·小匡》

  [注]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比:并列

  B.治国不失秉 秉:同“柄”,权柄

  C.君若宥而反之 宥:宽恕

  D.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增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今乃用之,可乎 B.其为君亦犹是也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吾其还也

  C.彼知其将反于齐 D.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

  使毕使于前 拔剑切而啖之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劝说齐桓公予以任用,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国。

  B.鲍叔牙认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

  C.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候杀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见。

  D.本文表现了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也反映了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3分)

  ⑵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分)

  参考答案

  10、D 解析:加:施加。

  11、D 解析:D项中的“而”均做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解释为“然后就”“接着就”等义。A、竟然,副词/才,副词;B、他,指代管仲,代词/表希望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C、表示动作的方向,可译为“到”/引进方位或处所,可译为“在”。

  12、B 解析:“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在原文中的表述是“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意思是说“如果管仲接受鲁国的任用,就会使齐国的力量削弱”是假设的情况,而不是“必将”被鲁国任用,且后文鲍叔牙还说“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

  13、⑴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一句1分,三句3分)

  ⑵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可以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消除了。(“然则”“见陵”各1分,大意1分,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