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法三审 立法有望(2)

时间:2021-08-31

  注册制有利于促进和加强行业监管

  财政部专家提出,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评估业务应实行注册制。评估机构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向有关资产评估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执业注册。有关资产评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评估机构注册情况向社会公告。

  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杨蕾在接受《财会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认同实行注册制,她认为注册制和备案制均改变了过往资产评估机构设立时必须先经行政管理部门前置审批的程序,简化了评估机构设立的手续,节约了时间,降低了设立成本,有利于评估行业的发展。备案制将此手续进一步简化,只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向评估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即可,从设立程序上看,是较之前的严格和繁琐有了很大的改进,有利激活评估行业市场。

  但她同时指出,从行业管理的角度看,由于备案不是行政许可行为,是否备案不影响评估机构执行评估业务。资产评估行业是智力资本高度密集的专业服务行业,虽已在国内开展了20余年,但在现阶段整个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还缺乏较大程度诚信的情况下,备案制的约束力不足,则有可能导致行业门槛降低,评估机构执业水平良莠不齐,而社会公众普遍缺乏专业能力判断评估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执业能力,出现问题将会成为必然。所以备案制在现阶段不是现实有效的制度。而注册制在简化了设立手续的同时,仍保留了监管手段,为评估机构的后续监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财政部力挺注册制给出的理由是,工商部门不具有相关评估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优势,无法全面、完整、准确地掌握资产评估行业相关信息,在设立登记时存在审核上的障碍;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评估机构予以登记,却对评估专业无法履行有效的市场监管职责。

  对此,杨蕾表示赞同。她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本身确实不具备评估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优势,如要求工商部门全面了解并掌控资产评估机构的股东或合伙人的资格、从业人员的资格是否符合条件,以及对评估机构后续执业质量的监管也同样是不现实的。资产评估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资产评估机构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设立后,应继续由原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否则容易出现后续监管缺失,进而导致评估监管失控。

  有财政专家指出,资产评估行业为全社会提供专业判断服务,评估人员需要运用法律、经济、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遵循一定程序,按照一定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估算。这种执业特点决定了评估机构不能与一般工商企业或其他服务企业等同看待,其设立需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或者行业协会提供一种类似许可性质的认可,以使公众信服,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财政部提出实行注册制的另一理由是,备案制将大大削弱各评估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手段,在备案不清楚、不及时的情况下,社会公众没有条件甚至缺乏专业能力判断评估机构是否具备执业能力。

  “备案制在简化设立程序的同时,确实会带来以上弊端。”杨蕾对此认为,“现阶段实行备案制,对于资产评估行业来说不是最适宜的制度设计。注册制可以规避如上弊端,并可从制度上保障对评估行业的监管,促使评估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实现“轻准入,重监管”的总体设计思路。”